本篇文章2405字,读完约6分钟
/ h// h// h /
夹杂着白发成为“双百夫妇”的欧钟礼夫妇依然精力充沛。 韩倩摄影
/ h// h// h /
北海中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代表向欧钟礼老人发放慰问金。 韩倩摄影
五个儿子、四个女儿、十一个孙子、六个孙女、三个孙女、三个孙女……
今年6月20日刚满百岁的合浦县闸口镇庆丰村委会老圩村欧钟礼老人,儿孙满堂。
更令人惊讶的是,老伴也健在,今年97岁,二老将进入“双百夫妇”。
据网友新闻报道,11月5日,本报“敬老得福”活动组和北海中安房地产开发有限企业代表,一起前往欧钟礼老人,探索老人的人生足迹。
冲击的“家族谱”:养育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我们来到欧钟礼养老院门口时,很多人聚集在这里。
他们是老人的孩子和孙子,听说活动队来了,他们就赶来了。
在家门前坐着轮椅的老奶奶在吃饭。 说起来,老奶奶已经97岁高龄了,是欧钟礼的伴郎。 欧钟礼老人在卧室休息。
我们正要去卧室看望老人时,拄着拐杖,一位身材高大、脊梁挺直的白眉老人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脸上虽老,但精神饱满。 他是欧钟礼老人。 一见到“客人”,老人满面笑容,慢慢来到四合院的宅邸,坐在椅子上和我们聊天。
老人记忆力很好,一听到生日不仅能说“年”,还能说“月之日”。 之后,老人回到卧室,打开箱子,拿出第二代身份证,让我“过目”。 身份证登记显示,出生于1918年6月20日,与老人的回答完全一致。
谈到孩子时,老人说他的老伴和9个孩子都出生了。 他伸出手掌和四个手指说:“有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身边的老人孙子欧盛文证明了老人说的没错。
据欧盛文介绍,祖父的9个孩子中,除了被他人抚养的阿姨和四叔叔因病于近年去世外,其他都健在。 现在祖父有11个孙子、6个孙女、3个孙子和3个孙女。 曾孙是很大的一把。 他作为大孙子,其儿子即将结婚登记。 也许不久老人就会见到玄孙,和五世一起入堂。
晚年的“必修课”:用风切变油涂抹身体+早晚慢走
在老年人的卧室里,浴室的椅子、洗澡用的洗脸盆、水桶、毛巾等个人用的洗涤用品很齐全。
欧盛文解释说,祖父的生活起居可以自理,平时洗澡、洗脸等个人洗澡保护可以在寝室进行。 大热天,他每天洗好几次澡,但没有必要让家人代替。 除了妈妈和阿姨帮我烧水。 每次洗澡,他都用祛风油擦身体。
交谈中发现,老年人晚年生活规律,基本上“早上6点左右”,也就是早上6点左右起床,晚上9点左右睡觉。 另外,他有“必修课”。 每天早晚好几次在四合院里慢慢地绕二三十圈,坚持运动半个小时,几乎不间断。 百岁老人这么有毅力,反复多次是很罕见的。
另外,老人对一日三餐的饮食有点讲究。 也就是说,漱口后喝牛奶,一小时后吃早饭。 早餐喝汤和清简粥。 汤通常是猪骨汤、鱼汤等。 中国菜也吃清简粥。 蔬菜类多为青菜、腌制的芋梗、鸡粪料理等。 晚饭也喝汤。 “爷爷对吃饭没有特别的讲究,不偏食,但是很喜欢把生大蒜和葱蘸酱油吃。 ”欧盛文说。
据他介绍,老人此前曾“沾染”烟酒、吸水筒的烟雾,80岁左右就戒了。 酒每天晚上喝一两个“土炮”、保健酒,有时还会喝几次儿孙们带来的葡萄酒,直到去年老人不太想喝为止都“断酒”。
尽管百岁高龄,但老人很健康,至今未受病魔困扰。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老人在80岁的时候只接受过一次小手术和2009年右眼白内障手术住院。
老人现在视力“惊人”。 我指着大约2米外的老人的小儿子问他是否知道这件事,他嫣然一笑说:“小儿子是第六个。” 我们又把采访大纲“过目”给老人看,他竟然能读到上面三号字体大小的复印件,令人吃惊。
痛苦的“奋斗经历”:选择出盐前换取粮食养家
(/h ) ) )和妻子相伴,儿女满堂,衣食无忧。 老人晚年,分明享受了天伦之乐。
但是,一想起年轻时的“奋斗史”,老人就感慨万千。 他说,新中国成立前,他家只有一点贫瘠的土地,不能种稻谷等粮食作物,只种麻,卖来换取的粮食不够吃。 租地要看地主的脸色,因为关系,所以只能另找门路。
为了应对吃饭难题,他利用当地海产盐的特点,与当时的盐官盐商“私下交易”,私下销售盐维持生活。 老人说,通常深夜12点左右,盐官盐商偷偷把食盐卖给他们。 因为卖盐是犯法的,他不敢走大路接近马路,走小路和山路,翻山越岭选食盐在现在的浦北县、合浦县常乐镇等地卖。 5天左右到达,一天大概走230公里。
老人说,在“盐比米便宜”的时代,人们靠卖私盐赚取差价来勉强处理吃饭问题。 通常一担盐可以换2.5公斤的米,好的时候可以换5公斤左右的米。 为了养家糊口,他在北海打工,做染布工、纺织工等。
欧盛文告诉我,他姑姑在战争时期祖父在北海打工时收养了人。
光荣的“大秘密”:我家曾是地下党的联系人
(/h ) )请回忆一下年轻的时候。 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那就是经常被逮捕成为壮丁。
老人记得,十七八岁的时候,多次被逮捕,作为“丈夫”工作,搬运武器,然后家人花钱买回,或者趁着晚饭监管松懈的机会逃跑。 被派遣到很远的地方是湛江,请了当地村民指路,幸运地逃走了回来。
老人一边担心那个时候会被逮捕为壮丁,一边不得不克服困难谋生,战战兢兢地说,不能平静。 所以年轻的时候渴望结束战争。
老人“暴露”了我们。 他家的老房子曾经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的联系人。 据他所说,老房子在山脚下,旁边有茂密的竹林,处于偏僻的地方,很难被人发现。 抗日战争时,革命家多次集结他们的房子,有时有七八个人,有时有十来个人。
在谈话中,老人提到地下党成员的姓和名,如“高叶”、“白沙的欧同志”等,许多人只知道姓,不知道名。 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渴望解放的心理越来越强烈。 虽然说他们一家对革命事业没有直接贡献,但他们一直为我们党的地下组织保守着“大秘密”。
老人解放的时候,在镇上召开会议发表了。 他也参加了,听到解放的消息很高兴。 “再也不用担心被逮捕当壮丁了。 也可以分田地”。 老人说现在越过日子越好。
标题:“百岁老人欧钟礼:我家曾是地下党联络点”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