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4字,读完约2分钟
日前,“亚太地区鲎观测互联网计划”的首次调查正式落下帷幕。 野外调查数据表明,北海是北部湾地区中国鲎生存的核心区。
7月11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鲎专家组主导实施的“亚太地区鲎观测互联网计划广西广东站”在北海正式启动。 这次计划在全国沿海地区共设置17个观测点。 广西9个观测点中,6个位于北海,3个位于钦州和防城港。 7月19日,调查活动正式结束,进入数据统计阶段。
8月3日,初步调查数据出炉。 负责此次调查活动的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化养护要点实验室主任、iucn鲎专家组亚洲太平洋区域事业集团联合主席关杰耀表示,“从初步调查数据情况看,北海今年的调查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变化。 以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榎根山为例,同样是72个样本,今年有36%发现了小龙虾,高于年的26.4%。 每个样本中最高的独角仙密度为每100平方米15.6只。 ”据关杰耀介绍,在鲎种群结构上,今年北海6个观测点中最小的为10.5毫米,最大的为90毫米。 其中,今年榕根山的鲎平均头胸甲宽达43.3毫米,高于年的29毫米。 由此可见,北海部分观测地点中国鲎野外种群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
关杰耀向记者表示,研究人员对比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调查数据,根据北海中国大龙虾的幼小龙虾密度、幼小大龙虾种群结构等数据,北海是广西至北部湾地区中国大龙虾生存的核心区。
“从野外调查的过程和数据来看,人类保护措施是影响中国独角鲸野外生存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北海大力整治滩涂破坏性渔业和密集式养殖等活动,是改善中国鲎栖息地质量的较为有效的手段。 ”。 关杰耀说。
标题:“北海是北部湾地区中国鲎生存核心区”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