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6字,读完约1分钟

/ h// h// h /

市民在码头买海鲜。 冯国庆摄影

8月17日清晨,天空刚开始发白,沉寂了三个半月的电建码头再次迎来了热闹而熟悉的场景——捕鱼上岸! 很多市民和商店早就在这里等着了,想抢第一次上岸的海鲜。

当天清晨,在市民的殷切期待下,一些渔船满载海鲜返回港口。 篮子和鱼贝类的捆被拉上了岸,很快许多市民前来拉拢并挑选。 大量渔船靠岸停泊,更多海鲜被拉上码头,这个临时捕捞买卖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占据了整个码头。 到处都能听到交易的声音、谈判的声音、商品交易的声音,很热闹。

“市民喜迎“开海第一鲜””

据悉, 当天清晨在码头出货的都是12米以下的纤维船,作业类型为刺网或刺钓。 侨港目前在册登记的纤维船有1400艘左右。 由于纤维船船体小、航程短、对风浪的抵抗力差,无法进入远洋,只适合在近海作业,多在银滩附近、涠洲岛附近等海域捕鱼。 这是因为第一时间可以回港供应海鲜。 由于纤维船的载重量也不少,一次出航可以满载近1000斤海鲜。 未来几天,将有越来越多的渔船载着人们的期待返港,满足人们的“海鲜幸福感”。

标题:“市民喜迎“开海第一鲜””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