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3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会场旧址外观(今合浦县廉州镇石桥街12号)。 周洋摄
最近,记者来到合浦县廉州镇石桥街12号,这是位于郡内胡同的砖造平房,现在的房主从30年前岑姓家买下这所房子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房子的外观和内部设置看起来和附近的民居一样。 但1939年2月,关钦廉地区党组织建立的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1939年1月,日军相继占领了惊人洲岛和海南岛,局势危急。 为了加强粤西钦廉地区党的领导,团结钦廉四属(合浦、钦县、灵山、防城)抗日武装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共广东省委计划通过东南特委派遣中共东莞中心县委书记李士洋到合浦建设合浦中心县委。
2月,李士洋抵达家乡合浦,组织召开中共合浦县工委扩大会议。 会所被选为共产党员岑月英的家,也就是现在的石桥街12号。 会议上,李士洋传达了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指示和广东省委第四次执委会扩大会议的精神,宣布成立合浦中心县委,指导钦廉四属党组织的工作。 县委书记由上级指定的李士洋负责,县委机关驻地在廉州儒家巷蔡屋比较偏僻的三层楼,这是李士洋叔叔的家。
合浦中心县委成立后,派遣党员在钦县、灵山、防城各地建立党组织。 在合浦县,设立了西场、公馆两个区委和北海特别支部。 之后,又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成立了廉北区委员会,成立了首要领导沿海廉州、北海、南康、福成、营盘等的党组织。 合浦中心县委的成立,给钦廉四属地区党的领导带来了坚实的保证,钦廉四属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具有统一的领导核心,推动了钦廉地区抗日救亡工作的繁荣和快速发展。
其中,合浦县抗日青年代表大会的召开最为引人注目。 在合浦中心县委的组织和指导下,大会于5月4日至6日在合浦张黄初级农业学校召开。 会场设在农业学校楼上的大教室里,约有100人参加。 大会比较有效地促进了抗日军民团结,加强了全县青年的联合,使全县青年的抗日救亡运动更加活跃。 会后,国民党合浦驻军一七五师在南康驻军和当地救亡团体捕获奸商从石头口运米的船只,展开了第一次数千人参加的对付势均力敌的斗争。
但是,危机也在酝酿中。 党委机关主要负责人对国民党反共缺乏实质性认识,没有按照秘密实务条例秘密居住解决党的文件,让各种人士自由出入位于儒巷蔡屋的县委机关,谈笑风生,引起国民党特务的观察。 6月16日晚,县委机关在国民党一七五师包围下搜查,李士洋、陈任生、张九匡、利培源、叶惠清等5人被捕。 这是“儒家巷事件”的始末,这是广东党组织重建以来,县级组织遭受的首次破坏。
儒家巷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合浦党组织对农村工作重视不足,以及政治上对国民党的幻想和心理依赖等严重弊端,合浦中心县委机关随后要从儒家巷转移到白沙镇宏德村,实现党的工作要点向农村转移。 原县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莫积爱在成立仅4个月就被破坏,但合浦中心县委的成立自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以来,为钦廉四属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填补了缺乏统一指导核心的政治空空白,抗日救亡运动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逐渐高涨
1962年,中共合浦中心县委会场旧址、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机关( 1939年)旧址均被列为县级重要文物保护机构。 现在石桥街12日偶尔迎来党史研究者,房主将热情地介绍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老房子的过去。 儒家胡同目前正在拆除重建,合浦县退伍军人事务局计划在旧址建设纪念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合浦党组织和合浦人民在许多困难中顽强抗争的红色历史。
/ h// h// h /
/ h// h// h /
标题:“82年前合浦中心县委机关在这里诞生探访中共合浦中心县委会场旧址及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机关(1939年)旧址”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