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9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王国莉摄影

在合浦县的风门岭,这样的纪念碑屹立着,从远处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八个大字巍然挺立。 这是合浦英烈们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而英勇牺牲的证明,也是一段世代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人们进入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仰望高约23米的英雄丰碑,充满崇敬之情。 1988年4月,中共合浦县委、县人民政府建成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碑身用花岗岩堆成棱柱形,碑座上刻有碑文,讲述了合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史。 碑园面积约860平方米,由花岗岩制成,碑园前是水泥楼梯,直达岭底。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纪念碑一侧,记者观察到合浦革命烈士纪念馆也在进行建设。 据介绍,合浦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建立,目的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瞻仰、悼念革命烈士,抚慰烈士英灵。 该馆于年5月开工,预定于今年6月完成,并于“七一”党的生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原中共合浦县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莫积爱介绍说,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合浦建立了快速发展组织,传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带领合浦人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江刺横、钟竹筠等中国共产党员做出壮烈牺牲,斜阳岛武装斗争受挫,合浦党组织被破坏,但革命后,北部湾仁人志士的前仆后继,千方百计找到党,迎接革命火种。 此后,革命先驱冯道先、陈铭炎、杜渐蓬等也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抗日战争烽火蔓延到祖国南疆时,党组织派遣张进煊等同志前往合浦,于1938年4月成立中共合浦特别支部,领导全县人民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起了波澜万丈的抗日救国运动。 “此后,党组织发展迅速,中共合浦县工业委员会和领导钦廉四属的中共合浦中心县委相继成立,革命浪潮进一步加剧。 ’莫积爱介绍。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1939年春,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了中共合浦县委机关,中共合浦党组织领导合浦人民多次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后退,开展了猛烈的革命斗争,白石流域人民多次遭到抗日自卫的正义斗争,反动派的武装镇压,

1944年冬,日寇发动通过大陆交通线的攻势,占领合浦、灵山、钦州、防城各地,合浦党组织肩负领导敌后抗日的重任,发动武装起义,组成人民抗日游击队。 国家防卫国的武装斗争波及钦州、合浦、灵山、防城。 后来,在国民党反动派重兵镇压、游击队英勇奋斗、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了最残酷的生死搏斗,张世聪、阮明、洪荣等英雄儿女壮烈牺牲。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1945年,日本投降,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合浦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1947年5月,游击队重组为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团。 此后,合浦全县共产党员迅速发展到1200多人,人民武装扩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根据地日益巩固。 中国共产党第六万山地委员会成立了。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1949年8月,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团及合浦人民武装相继重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四、第七支队,正式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 1949年12月,协助南下大军,解放了合浦全境。 “从抗日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恢复期,在合浦县为革命事业光荣牺牲的烈士共有671人。 ’望着眼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莫积爱用认真的表情说。

“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h ) )从岭底仰望,革命烈士纪念碑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碑园周围和楼梯两侧种着葱郁的松树和柏树,整个碑园郁郁葱葱,肃穆无声。

/ h// h// h /

标题:“671名珠乡革命烈士长眠于此探访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