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竞相绽放的油菜花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村民们的生意也兴旺了起来。 黄典据摄影
/ h// br// h /
3月6日上午,海城区赤西村的300亩油菜花田看到了热闹的景象。 许多市民和游客闻花而来,给这个曾经是海城区唯一贫困村庄的村庄带来了欢乐。 / br// h// h// h /
这一天,赤西村村民庞才东早早起床,穿着整齐,掌握了就业证,来到了花圃。 到3月2日为止,31岁的他在北海市区的一家酒吧打工。 村里的菜花纷纷盛开后,他毅然辞去酒吧的工作,回到村子里,成为菜花景区停车场的管理员。 / br// h// h// h /
在家门口上班,每天有200元的收入。 对于这个报酬,庞才东非常满意。 菜花盛开后,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家属和许多村民在田间水泥路上摆摊,卖农产品、糖水等,每天可以付100多块钱,男女老少都很高兴,他告诉记者。 / br// h// h// h /
(/h ) )高兴的当然不仅仅是庞才东一家。 这几天,赤西村周边村的村民徐阿婆每天把自己种的芫荽、四季豆、薯苗等农产品带到花圃里,卖给来看花的街上的人。 “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挣四五十元! ”74岁的徐阿婆对记者说:“我期待这种油菜花能开很久! ”。 / br// h// h// h /
(/h ) )赤西村村民李大姐也在花圃旁摆摊,卖自己做的鸡粪藤簸、田艾笁粑、叶麻籺等小吃。 材料充足,口感好,成本低廉,所以这些小吃很受欢迎,顾客一次又一次地来。 / br// h// h// h /
“当初村委会让我们种油菜花的时候,我们没觉得有那么多好处! ”庞先生满脸笑容,“没想到就像几年前一样,我们家也能脱下穷帽子过上好生活! “/ br// h /”“/ h /”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城区加大扶持资金投入,着力构建专业扶贫、领域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构建特色产业拉动精准扶贫的新载体,为脱贫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贫困村的赤西村将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脱贫摘帽,年创文件立牌贫困者也在年中全部达到了脱贫摘帽标准。 庞才东一家是其中之一摆脱贫困的家。 / br// h// h// h /
为了更好地支持赤西村脱贫,去年,海城区农林水利局、旅游局、扶贫办公室、高德街道等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决定联合投资超过30万元,创建赤西村300亩油菜花项目。 一方面改善赤西村农田土壤,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为推进本辖区乡村旅游、振兴农村快速发展提供新思路。 / br// h// h// h /
海城区通过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稳定了精准扶贫的步伐,正在良好地推进。 据统计,2月下旬赤西村油菜花田进入赏花期后,短短十几天内,在赤西村赏花的市民和游客已经超过3万人,景区门口附近的村民仅提供停车服务就有5万元以上的收入。 在高德街道和赤西村委员会的动员组织下,赤西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们活跃地参加着景区特色小吃、农副产品的经营活动,生意十分兴旺。 预计3月游客将超过10万人次,为村民们增加50万元左右的收入。 / br// h// h// h /
菜的花期过去了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庞才东有自己的想法。 “我打算在村子里玩农家乐。 现在,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赤西村。 我相信我的农家乐生意不错。 “/ br// h /”“/ h /”
海城区委、区政府有更长远的规划。 除了建立农村生态旅游合作社,投资农田、场地、资金等,使油菜花节成为精准扶贫和生态旅游的奢侈企业品牌外,海城区还将招商引资,推进赤西村芳香镇项目、创意农耕文化农业体验园项目等,促进赤西乡村休闲旅游的 目前,海城区与广西濑源盛世生物技术有限企业签署框架协议,建设芳香小镇,创建田园综合体。 / br// h// h// h /
海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赤西村有土鸡、土蛋、耙菜、红薯、红枣、烤点心等多种特色资源,这些可以作为旅游信开发。 海城区将花数年时间,努力使赤西村成为北海乃至广西、全国小康示范村和生态旅游示范村,成为我市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术的一个样板。
标题:“油菜花开了 村民们乐了”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