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1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今年以来,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李君光摄
/ h// br// h /
“眼前的这是西汉青铜凤灯,习总书记来我馆参观时,祖先2000年前用环境保护灯敬奉着……”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解说员王冬琳笑着向观众介绍。 / br// h// h// h /
4月的合浦,春风吹拂。 在习总书记北海视察一周年之际,记者来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感受到了它美丽的蜕变。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修复、陈列合浦汉墓出土文物为主,兼有当地传承文物,藏品种类丰富,历史悠久。 / br// h// h// h /
年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的王冬琳对记者说:“自从习总书记来我们博物馆参观后,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幅增加。 过了一会儿,我每天解释了10次以上20次。 ”。 每天讲解结束后,王冬琳的微信记步总是排在朋友前面。 为了向广大观众解释,王冬琳与馆内讲解员一起研究历史、文物等领域,使知识面翻一番,并积极参加馆内组织的讲解员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文物讲解的受理水平,目前,博物馆整体讲解员的水平有了飞跃,观众 / br// h// h// h /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自学大总书记亲临视察,名声大噪,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有数据充分证明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火红。 每年接待13.5万游客,每年接待23万游客。 / br// h// h// h /
“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这里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为展览主题,很有地方文化特色。” 年4月19日,习大大总书记参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的一句话、一举一动,馆长廉世明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 br// h// h// h /
“为了贯彻习大大总书记的指示,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去年我们投入了130多万元,高水平地完善了博物馆的安全监控系统; 投入23万元维修消防设施、安装消防供水专用管、建设微型消防站、安装消防报警系统等; 投入9万多个完整馆区防雷设施; 投入49万元建设安检室,增加安检设施,加强进馆安检,禁止易燃易爆物品进馆; 投入38万多元完成馆区供电线路改善和变压器扩建工程,确保博物馆供电设施的安全; 谈到“一键报警系统”和公安网报输入系统,增加用身份证实名制执行入馆参观的保安人员的力量……”馆内的变化,馆长廉世明非常自豪。 / br// h// h// h /
“博物馆的建设不是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小和完整性。 展览会的复印件有地方文化的特色。 ”习大大总书记的指示被廉世明铭记在心。 其次,博物馆将免费开放事业放在首位,开创性地开展社会宣教、爱国教育、科普教育活动,以高标准提高服务社会水平。 大力整顿各项基础设施,加强文物保护、研究、综合利用,盘活文物,对合浦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积极推进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介绍。 / br// h /
标题:“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去年接待游客23万人”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