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2字,读完约6分钟
最近公布了年度全区机构的业绩评价结果。 北海市获得设区市综合绩效考核一等次,排名全区第二。 从2004年开始,北海市全年成绩评价成绩连续4年进入一等,连续两年位居全区第二,创历史新高。
(/h ) )获得一等位并不容易,连续4年维持一等位更难。 特别是2010年是极其困难的一年,受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和国际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北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面对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一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团结全市干部群众迎接困难,相互鼓励、奋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扎实落实“六保”事业 推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术成果,经济持续稳定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功创建多个国家卫生城市,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业先进城市——年度广西工业优质快速发展事业先进市,第二期国家生产融合为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中国避暑聚居地”,广西扩大,
在逆境中向海洋经济迈进
为海而生,为海而兴。 年,我市一如既往,深入贯彻习主席视察广西和北海时的重要演讲精神,聚焦优质快速发展的主线,在危机中培育新机遇,在逆境中奋力拼搏,加快推进海洋经济优质快速发展。
这一年,我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一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松旺至铁山港东岸高速公路、铁山港进港铁路、海上大道的通车、北海机场站坪的扩建工程得以采用,为廉州 石化、电子新闻、临港新材料、硅科技、林纸、能源、文旅、新经济等重要产业集群形成加快。 特别是新经济快速发展活力强,新引进并认证的高端服务业公司有186家,北海成为首批广西数字经济示范区。 全市软件和新闻服务业实现主要业务收入340.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78%,占广西总量的59.12%,总量和增速居全区第一。
对/ h// S2 /项目的投资继续主导广西
比较有效的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年,我市反复出台“增强大企业、加强连锁、凝聚集体、抓住创新、打造企业品牌、开拓市场”的招商方针,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切实开展“三企业入桂”招商引资工作,
年,全市共签约“三企业入桂”项目162个,投资总额居全区首位,其中投资超过100亿元的项目12个。 招商引资642.35亿元,增长17.65%,新建外资公司49家,增长113%。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要项目80个,完成投资271亿元,投资完成率和增长率全区第一的市级统筹推进重要项目605个,实现投资413亿元,投资完成率124%。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6.9%,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8.7%,工业项目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0.3%,这三项指标均居全区第一。
经营环境稳定在全区首位
今年4月,《环球时报》主办的“环球城市招商引资大会”发布了《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北海市被评为“十大投资吸引力城市”,是广西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是我市经营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力证明。 年,全市继续朝着“全国一流、全区前列”的目标发力,特别是年,围绕21个指标设定了227个任务清单,在减少考核环节、减少考核时间、减少材料提供等方面下了狠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全区商业环境第三方判断,我市连续全区排名第一,实现全区年度判断“三连冠”,全国优化商业环境经验交流现场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绿色的山河无非是金山银山。 年,我市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抓紧编制立规建设、增绿扩林、护沙保岸、兴水污染防治、保蓝净水等“五篇文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环境空气体质量优良率达98.9%,综合指数居全区第一; 市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达标率、地表水优良率和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 南流江、西门江等主要内河7个断面水质均达到《水十条》考核要求,土壤环境安全稳定; 冯家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整治的典范向全国宣传,获得广西省宜居城市建设优秀案例奖……所有成绩,都传播了我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快速发展道路的决心。
民生事业会给出温暖的回答[/s2/]
增进民生福利是快速发展的根本目的。 年,我市一如既往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尽管财政收入减少,但民生支出不减,76.1%的财政支出投入民生行业,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社会保障水平加速提高,民生事业提出温暖答复。
这一年,我市投资额近9亿元,改造上调1887条、248公里的后街,处理了困扰市民数十年的家门口道路积水、照明不足、环境肮脏等问题; 投入财政资金6.2亿元新建4所公立中小学,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新鸥鹏巴川中学等民办学校,共计新增1.3万所学位。 深入实施“名医工程”,引进国内26名知名医学专家,多渠道投入28亿元改造提升6所公立医院; 筹集“稳定就业”资金3.88亿元支持企业稳定就业,稳定就业培训完成率全区排名第一,城镇人口就业1.4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904人,职业技能培训完成率全区排名靠前。 据建设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博物馆和档案馆等会场的党组服务中心介绍,全国首个启动“解忧超市”,通过线上离线平台,满足大众的“忧虑、烦恼、忧虑” 累计承担和处理群众“赶跑”几个事项3.8万件,处理率92.3%……所有实事求是的民众民心,为北海的实现而集中了更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标题:“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实践”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