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63字,读完约6分钟

北海是南珠之乡,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中国通往东盟的海上桥头堡,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新高地。 年4月,习主席视察广西,率先站在北海,在北海建设海洋经济,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为北海的快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目前,北海正以全新的面貌扬帆行驶,结合自身特点,调整战术布局,海丝道文化、向海经济、生态宜居的独特魅力,成为新时期北海快速发展的美丽名片。

打造“出海经济”:形成产业集群租用港口出口东南亚

近年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广西北海市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利用“一带一路”的倡导和区位特点,以港口为依托,建立了电子新闻、新材料、石油化工等多种一体现代产业结构,成为开放、创新的“ 随着开放水平的提高,北海港的国际航线越来越密集,贸易量越来越大,港口和临港产业集群带动的“向海经济”快速发展。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 h// h// h /

铁山港。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宋雅静/摄

北海港总经理助理李浦业在接受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铁山港目前只开发了十分之一,潜力非常大,分三期实施深水码头建设工程,建设泊位20个,设计综合通过能力8800万吨。 铁山港对东盟贸易的功能作用,特点明显,比泛珠三角其他城市离东南亚最近,人工费作业费相对较低,欢迎越来越多的公司到北海投资。 ”。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记者表示,铁山港5年就达到了广西其他港口需要2、30年才能达到的吞吐量成绩。 7#-20#泊位码头工程按计划推进,全部建成后,铁山港将朝着亿吨现代化大港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 h// h// h /

北海工业园内的作业现场。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宋雅静/摄

突出的区位特点、潜力巨大的铁山港,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创造了出口东南亚的有利条件。 参观北海市工业园区,无数电子产品走出铁山港,成为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

“世界上每生产3台显示器,就有1台在我们这里生产! ’位于北海工业园中电产业园内,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屏生产公司冠捷表示科技北海基地正忙着,流水线上的显示屏进行组装、检测和包装,很快发往东盟。 据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全球显示器诉求总体减少,但“北海冠捷”技术更新快,产量不下降,仅年出口就达到300万台,其中约6成销往东盟。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这样的公司在北海有多家,凭借优良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北海形成了工业产业的集聚。 近年来,北海发挥了比较特点,多次提高标准产业规划,紧紧抓住国家赋予的战术机遇,园区经济繁荣快速发展。

加深文旅融合的海丝路文化新风采

去年4月19日,习大大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视察考察,第一站来到北海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10月9日,“风从海上吹来正在进行改革”的泛珠三角地区集中采访活动进入这里。 青铜器、陶器、水晶玛瑙、琥珀松石……眼前美丽的文物生动展现了汉代合浦地区汉越文化走向融合统一的历史,见证了北部湾地区和域外开展商贸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 h// h// h /

汉代出土的波斯陶壶。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宋雅静/摄

“合浦是广西北海的一个县,但作为汉代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介绍,博物馆内容物52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77件,三级文物289件,多来自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此外许多文物在国内和世界均属首次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长时间盯着波斯陶壶。 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波斯陶器壶,也是唯一东汉时期波斯陶器壶。 这是比扬州出土的隋朝波斯陶壶早约500年,汉朝与波斯帝国交往的重要物证。 在北海合浦追寻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足迹,早在汉代,合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和中枢。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北海城市血脉中一直有对外开放的基因,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独具特色。 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说:“北海进一步发掘保护、开发、利用,加深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融合,使海路的历史文化再现异彩。”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发挥生态魅力:“绿水青山,碧海银滩”将成为明亮的名片[/s2/]

北海毗邻市区3000多亩红树林,是全国罕见的、动物天堂、生态屏障……天然氧气吧“醉人”来自我们遥远地方的记者们。

/ h// h// h /

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宋雅静/摄

(/h ) )密集的红树林一望无际,成为绿色的海洋; 在远处的树冠上,几十只白鹭不时地飞舞; 在附近的海滩上,螃蟹和跳鱼愉快地跃动着……「//k0//”心情好,景色优美,环境舒适。 ’在金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木栈道散步的一位游客称赞说,如果北海是可以深呼吸的城市,金湾是最好的地方。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报道,近年来,北海市开展了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程建设,使红树林总面积从2002年的3120公顷增加到目前的5000多公顷,增长约65%。 金湾红树林的生态保护是北海市多次出现的“环境保护先行”的缩影。

最近,北海的“蓝鲸”也在全国点燃。 9月25日,3头蓝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厉害洲岛海域游泳的视频涂抹了WeChat的力矩。 这是今年2月至4月在涠洲岛海域发现多头鲸鱼活动后的再次发现,是北海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效果的例证。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通过采访得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推动北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渐入佳境,“候鸟老人”层出不穷,旅游胜地也人满为患。 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对记者说:“生态是北海的生命,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提供,是北海最明亮的名片,也是北海赖以生存和快速发展的宝贵财富。”

“【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北海城市的血脉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开放基因,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 改革开放40年来,“珠城”北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竞相发展,为振兴广西、地区经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力量。

标题:“【风从海上来】北海:“向海经济”打造开放新高地 谱海上丝路新篇章”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