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4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在铁山港区兴港镇和营盘镇海域的风浪治理示范区内,常见的是北方飞来过冬的白鹤、海鸥等鸟类聚集在网箱觅食,形成和谐的生态自然图。
这里不仅是鸟类的乐园,也是海洋生物的乐园。 在养殖鲱鱼、鳕鱼等名贵鱼类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有4200亩海域被养殖公司招标。 这意味着这片海域将受到公司的保护,形成巨大的海洋牧场,居住在那里的海洋生物将不再受到“电爆炸毒药”非法捕捞的威胁。
这是我市根据习大大总书记的要求,全力建设海洋经济的缩影。 北海市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底,广西海洋渔业厅发布的《年广西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国家海洋部门《海洋生产总值制度》显示,年北海市海洋生产总值为533亿元(时价),占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2%,为历史最高。 年北海市的海洋生产总值从去年的345亿元上升到533亿元。 另外,根据历年公报,北海市的海洋生产总值从年到年连续4年获得广西第一,年增长率均超过10%。
全面谋划向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
结合北海的现实情况,年7月14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向海经济制定行动计划》,制定出海经济快速发展计划,设立出海经济研究院,全面布局出海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举办海外经济及海外招商旅游介绍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为北海海外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活水”。
四大国家级平台的批准为北海的海下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北海港口岸正式扩大开放,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快速发展示范城市,北海出口加工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全球维修示范区、第四海洋研究所在北海设立。 北海出口加工区被批准为广西第一个cepa先行试验示范基地,龙港新区被批准设立。
积极快速发展海洋以前就流传的产业
我市将利用特色资源,快速发展以前代代相传的产业,加快远洋渔业和近海养殖加工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的快速发展。 加快振兴南珠产业,完善南珠产业快速发展规划,划定23万亩南珠养殖专用海域,启动建设中国南珠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实现南珠产量和质量的双向提升。
为了更好地适应渔业的快速发展,我市积极开展《北海市养殖水域滩涂计划((()》的编辑工作,建设海洋牧场,鼓励远洋渔业。 开展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铁山港区风浪治理养殖示范区和广西区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累计建设人工鱼礁1276座,投入增殖放流恋礁性鱼类11.6823万尾、虾苗1678.267万尾、马氏珠母贝55.4524万只、江蓠4087.63公斤。 据统计,年前三季度我市水产品产量为827596吨,比增长5.28%。 其中,海洋渔业358486吨,比增长2.04%; 海水养殖415051吨,比8.15%; 淡水捕捞1287吨,比52.12%; 淡水养殖52772万吨,比增长9.30%。
加大海洋新兴产业
我市围绕“四大会战”的实施,以打造海洋经济龙头、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快速发展示范城市为线索,依托示范市13条产业链的建设,将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作为新兴海洋产业体系迅速发展。 积极推进全市海洋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振兴南珠产业快速发展战术,目前已成功将北海振兴南珠产业快速发展纳入自治区战术快速发展目标。 珍珠解毒口服液及南珠系列产品开发和产业链构建项目,今年上半年产品产值达到940万元的药用南珠标准化养殖和产业链综合利用协同创新类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 寡肽和螺旋藻高值产品产业链联合创新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截至今年6月底,共申请产值3491.09万元,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完成北部湾微藻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鲎试剂及中华鲎生态利用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上半年整条产业链新增产值5300万元,已立项、研究试剂类的产品5项,已申请、受理发明专利3项,申请、受理新型专利8项; 已批准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起草了《真菌快速检测试剂盒》的领域标准; 开发妇科产品2种、外用产品2种、美容产品1种。
示范市活动开展后到2009年,北海海洋产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800亿元,形成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2个产值超过100亿级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标题:“北海向海经济跑出“加速度””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