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0字,读完约3分钟

在大众眼里,他是亲人,体察民情,了解苦难; 在同事眼里,他是“战士”,工作不知疲倦,困难时总是破冰前进。 在家人眼里,他是个“工作狂”,加班加点,忙得没日没夜。 在武汉游客眼里,他是好朋友,防疫期间及时伸出援手,全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

““面对疫情,我冲在前线责无旁贷”记银海区银滩镇推广委员、副镇长黄光强”

他是银海区银滩镇推进委员、副町长黄光很强。

异乡友谊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1月下旬,数十名湖北武汉人相继居住在银滩镇龙潭村。 武汉爆发疫情,城市封锁的消息公布后,周边村民因此恐慌。 为此,黄光强主动与居住在村子里的武汉民族夏宗锦取得联系,在村委会建立防疫微信群,每天了解武汉游客的体温和相关情况。 通过夏宗锦与其他武汉游客加强信息表达协调,共同办好防疫期间的各项业务。 利用电话和微信等方法,黄光强每天与村内武汉游客进行联系。 指导他们自我防护,为他们热心解决疑难杂症,为武汉游客免费送消毒剂、煤气等。 每天向武汉游客地址发送10份《北海日报》,指导村委会及时告知武汉游客相关健康新闻,使武汉游客无需出门即可了解北海当地防疫新闻和其他信息。

““面对疫情,我冲在前线责无旁贷”记银海区银滩镇推广委员、副镇长黄光强”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解除了村民的恐慌,也温暖了武汉游客们。 1月28日,他们怀着感激之心,联名向龙潭村委会致信感谢,“感谢北海政府把我们武汉人看成北海人”。

用一根“初心”来表现党员的素颜

2月3日晚8点10分,黄光强突然接到龙潭村党总支本书记林焕兴的电话。 “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居住在龙潭的武汉人超过46人,该怎么办? ”

接到反映后,黄光强烈指示,立即组织村委会干部利用晚间时间挨家挨户进行故障排除。

“白天可能不像晚上那样在家集合。 晚上的故障诊断精度更高。 ’紧靠银海区政府的黄光强不能回家吃晚饭,与在场的龙潭村干部张清满很快回到龙潭村委会与村干部会合,前往武汉游客集中居住的地方。

武汉游客住在龙潭一组,第一集中在两栋大楼。 黄光强带领随行干部做好一切防护措施,大家迅速上楼挨家挨户地对着身份证逐一登记,输入武汉游客入住房间和北海时间节点等相关情况,为他们测量体温。 做完一栋检查工作后,接着来到了第二栋楼。

““面对疫情,我冲在前线责无旁贷”记银海区银滩镇推广委员、副镇长黄光强”

(/h ) )经过仔细调查,黄光强终于掌握了准确的数据。 住宿在龙潭村的武汉游客共有98人。

通过 个“决心”实现万人的故障诊断[/S2/]

2月6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诉求、上级安排部署,黄光强兼任银滩镇和兴村委防疫网工作。

(/h ) )和兴村属于城郊结合部,各类新建大楼和小区50多人,在籍村民只有2000多人,但各类新建大楼和小区居民达3万多人,业务排查和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实现这个“万人大村”的全面排查,黄光强决定将辖区内的6个自然村和50多个居住区划分为6个网格区,100多人细分为网格分别负责。 经过20几天晚上的地毯轰炸和严密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在此期间,黄光强开启了“白加黑”模式,白天带领干部到各园区和城中村进行监督指导,规范城中村和园区的物业管理。 晚上和网上新闻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到十点多,确认新闻准确无误。 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凌晨,还在睡觉的黄光很强,接到电话后,马上起床去现场处理,一刻也没耽误。

““面对疫情,我冲在前线责无旁贷”记银海区银滩镇推广委员、副镇长黄光强”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面对疫情,我冲在前线责无旁贷”记银海区银滩镇推广委员、副镇长黄光强”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