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6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山寮村产业扶贫基地的负责人吴先生扛起红皮芭蕉。 吴杰摄
(/h ) ) )一根香蕉重约半公斤,粉红色一色吊人胃口……这样罕见的东南亚香蕉——红色芭蕉,对农业界的记者来说也是第一次看到。 前几天,在合浦县沙田镇山寮村产业扶贫基地,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位产量高、效益好的红皮芭蕉。
该基地由合浦天鹰农业开发有限企业实施,基地内种植红芭蕉面积120亩,预计年产红芭蕉130吨,年产值250万元。 据基地负责人吴先生介绍,红芭蕉产于台湾、东南亚等地,因皮薄、肉厚、甜而闻名,深受国内市场欢迎。 在基地内,记者看到刚收获的芭蕉,芭蕉每只约有15公斤至20公斤重。 “目前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8元,除去价格,亩产将在1.8万元至2万元之间。 ’吴先生高兴地说,企业是广西第一家种植红皮芭蕉的公司。 北海的气候非常适合红皮芭蕉种植,所以芭蕉产量特别高,很甜,而且存放时间比较长,不用打农药,是无公害产品。
据山寮村驻村第一书记熊挺介绍,山寮村产业扶贫基地计划分三期开发,总占地面积2100亩,总计划投资额4500万元。 其中一期投资900万元建设300亩特色种植基地,种植红芭蕉、莽水何首乌,以“企业+基地+村党总支部+农户(贫困者)”的方式整体快速发展。 一期建成后,将卡贫困者273人的扶贫资金纳入山寮村51户建设档案,优先雇佣山寮村贫困者工作。 项目建成后,山寮村和周边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农民和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
据介绍,山寮村总户数887户,近5000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沙田镇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行政村。 山寮村是《第13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贫困村,全村在年末实现了脱贫。 目前,全村有52户259人建立档案挂牌贫困者,预计每年将有5户16人脱贫。
山寮村属于半农半渔村,基于全村人均耕地少、浅海滩涂资源丰富的特点,当地农户多在海里吃海,村民从事挖贝、挖沙虫的工作和船的工作,每天200元至300元 现在想在年内摆脱贫困的贫困阶层,大部分是由于学校和疾病造成的贫困。 一些贫困者告诉记者,山寮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除了得到各级部门的支持外,还相信通过自己勤奋的手可以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村民沈存远是成功亲手摆脱贫困的财富典型。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沈存远家时,没能见到他。 家里经营小卖部的范存远的恋人告诉记者,范存远一大早出去打工,一天收入约200元。 “吉日落成夫妇齐心描绘美丽的景色,良时进宅父子合力描绘壮图。 ”沈存远家新建的小洋房大门两侧,留下了象征吉祥的红布和这座寓意深刻的对联。 而这个对联,则是沈存远一家勤奋、脱贫致富的生动写照。
沈存远是一个年老脱贫的家,在此之前,他家因几个孩子分别上本科、大专、中专而造成贫困。 现在,几个孩子相继毕业,找到了好工作,在经济上支持父母的房子建设。 另外,沈存远的恋人无依无靠,通过卖咸鱼大幅增加了收入。 这几年,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家里也养了黑猪,完全摆脱了贫困的状况,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熊挺告诉记者,今年,该村将与当地公司合作,迅速发展红皮芭蕉、中药材种植产业,吸引村集体资金进入仙人滩渔家乐、合浦市场开发中心等地,预计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20万元。 下一步,将为全村37户贫困者获得14万元以上的奖学金,资金出资天鹰农业开发企业等,为贫困者获得分红资金3万元,为当前贫困者实现年内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这条村的红皮芭蕉惹人馋”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