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6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朱志友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种的香山鸡口荔枝。 方晓淦摄影

提起 合浦县公馆镇香山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香山鸡口荔枝。 6月22日下午,媒体采访团来到香山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阔的荔枝林。 刚到村委会,张益海驻村第一书记就快步迎接。 “欢迎来到充满全村荔枝香气的香山村。 ”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走在郁郁葱葱的荔枝森林中,张益海向记者们介绍了香山鸡嘴荔枝给香山村带来的一些变化。

香山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年,该村成立了鸡口荔枝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全村有2000多亩荔枝林。 香山村有400多年的历史,栽培的荔枝核小、肉厚、甜、味浓独特,是广西有名的特色水果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为了帮助村子摆脱贫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用鸡口荔做文案。

“在驻村职工队伍和村委会的动员下,合作社承担了全村81户贫困者的定点扶贫任务,推动了大家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年,村子通过土地流转,把300多亩荒废的土地用于合作社,开始迅速发展新的多种水果种植园,帮助处理每年一季度光靠荔枝吃饭的问题。 ”张益海表示,目前,合作社新种植园内开发栽培了龙果、桑椹、三红蜜柚、玫瑰花等经济作物,水果树下鸡鸭、蜜蜂等林下养殖发展迅速,果园实现了生态循环栽培。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据介绍,香山村扶贫产业之一的龙果种植从去年开始丰收,今年2月以来果园桑椹也进入市场,开始取得经济效益。 另外,合作社还可以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延长产业链,建设冷库、烘烤室等设施,准备初步加工鸡口荔枝、龙果等产品,在提高农产品价值的同时,为贫困者提供工作岗位,增加贫困者的收入。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光靠果树栽培,村里的集体产业就有些单调,伴随贫困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为此,张益海带在扶贫职工队伍和村干部通过新的调查研究后,决定在村里迅速发展新产业,即黄瓜栽培和深加工。

在张益海的带领下,媒体采访团来到香山村的定点扶贫和蔬菜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在房间里,负责人李萍在黄瓜腌皮厂忙碌地工作。 看到记者们来了,她捧起笑嘻嘻、香喷喷的黄瓜皮说。 “这些黄瓜皮虽然皱巴巴的,但它是我们村贫困者的重要经济来源。 ”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李萍带着记者一边参观加工现场和栽培基地,一边介绍相关情况。

年7月,李萍和丈夫朱志友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注册成立北海市志友农业快速发展有限企业,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的栽培、加工、贮藏、销售等业务。 基地以“企业+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全力打造黄瓜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引诱香山村贫困群体通过快速发展水果蔬菜种植和加工脱贫致富。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以前种的黄瓜,必须等别的公司来收购。 如果遇到疫情和其他事故,公司不来收购的话,只有大量新鲜的黄瓜烂在地里,农民们看得见,心疼,大家都在想办法解决销路问题。 ”李萍表示,为此,香山村后盾单位市科技局组织科技特派员赴村考察后,建议村里种植黄瓜者,尝试延伸产业链,建立“生产+销售”链条,延长黄瓜经济线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2019年,市科技局通过科技项目支持,拨出项目资金30万元,在村委会和志友企业的努力下,香山科技扶贫加工示范基地正式成立,首批接收6户贫困人员加入。 在栽培基地,除了企业原来栽培的30亩以上的黄瓜外,还带领贫困阶层栽培了另外30亩以上的黄瓜,带领其他村民栽培了60亩以上的黄瓜。 目前,基地亩产黄瓜超过3000公斤。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李萍告诉记者,基地一年可以收三季黄瓜,如果只种黄瓜,新鲜黄瓜一斤批发价约1元,亩产约6000元。 现在有一家黄瓜皮加工厂,一斤盐渍瓜皮可以卖5元,100斤黄瓜可以做30多斤瓜皮,这样每亩可以增产约4000元。 此外,基地还起到了消除贫困的作用,为贫困家庭提供除草、摘黄瓜、腌瓜皮等岗位,每天按80元日薪支付报酬。

“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充分利用自古流传下来的特点,根据现实情况探索新的产业摆脱贫困,是香山村在过去两年中探索的摆脱贫困、致富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调查,逐一挖掘香山村的潜力,让村民更好地致富。 ”张益海说。

/ h// h// h /

/ h// br//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除了鸡嘴荔枝,别的也香!”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