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在现在的银海区福成镇宁海村,塑料大棚的队列中漂浮着水果和蔬菜,村子里林立着小洋房,水泥坚硬的底化道路通向家家户户。 2003年之前,宁海村以甘蔗、木薯、花生等附加值低的以前传下来的农作物为主,村民收入低,村里道路破烂不堪。

“宁海村:“大棚”致富路,村民奔小康”

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比较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宁海村强调“产业带动、生态带动、大众互动”,大力发展大棚产业,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 2003年,通过招商引进山东公司的房子在宁海村建设了50亩塑料大棚。

“宁海村:“大棚”致富路,村民奔小康”

在 山东省寿光大棚种植户模范的引导下,宁海村的群众开始建造简易大棚种植辣椒等附加值高的农作物。 2009年以来,银海区委、区政府加大农业支持力度,通过资金补助等方法动员群众建设铁架蔬菜大棚,引进新技术,宣传种植甜瓜等高附加值水果蔬菜新品种,建设以宁海村约4000亩大棚为中心区的现代水果蔬菜产业示范区,并 种植辣椒等特色水果蔬菜品种,拥有拥有知识产权甜瓜“银友”“亿盛”果蔬两个注册商标,辐射带动三合口、古城等周边村庄快速发展果蔬大棚约10000亩,亩产3万元以上,享有盛誉 通过大棚栽培,村民摆脱了贫困,过着富裕的生活,纷纷购买了“大棚轿车”,建起了“大棚”。

“宁海村:“大棚”致富路,村民奔小康”

村民的物质生活要提高,村里的基础设施要完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也要同步改善,村里的“两委”班子历历在目。 通过积极获取上级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的结合方法,宁海村增加了资金投入,开展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完善了村里的硬底化道路和沟渠、村屯路灯、农田水利灌溉等基础设备。 此后,宁海村实施了7个风貌改造项目,建设了村舞台、房屋门面改造、篮球场、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新家庭文化屋、村屯绿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实现了村民文化 在此基础上,今年宁海村通过获得上级资金支持100万元,全面实施城乡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引导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事业,着力建设北海市和银海区示范村。

“宁海村:“大棚”致富路,村民奔小康”

在农村快速发展建设中,宁海村秉承“绿山河不过金山银山”的快速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栽培技术,开发高效设施的大棚农业,快速发展无公害果蔬产业。 村垃圾采用“村收集镇运”解决模式,在平新八一村采用污水解决项目,成为银海区首次建成污水解决项目的自然村。 另外,村委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和集中大扫除等制度,聘请保洁人员每天进行环境保养,辖自然村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形成了环境提升、房屋美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根据客户分类、村庄收集、公司回收方法实现“二级三分”不同类型垃圾的综合处置。 现在宁海村村容村的容貌提高了,道路变好了,村子变干净了,村民安居乐业,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宁海村:“大棚”致富路,村民奔小康”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宁海村:“大棚”致富路,村民奔小康”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