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7字,读完约2分钟

/ h// h// h /

陈钦燕在大棚内整理辣椒。 陆威摄

铁山港区南康镇陂塘村委会陂塘村,有面积达500亩的大棚设施基地——铁山港区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基地。 基地从三年前建成的那天开始,就走上了训练和拉动广大穷人脱贫致富的道路。

陈钦燕曾是陂塘村的贫困家庭,是目前基地内32户自主经营塑料大棚设施的贫困家庭之一。 记者2月26日见到她时,她正在孵化基地的塑料大棚里整理自己种的青椒。 今年以来,由于北方下雨、下雪,青椒等农产品供应跟不上,收购价格直线上涨,陈钦燕2亩多的大棚至今收入近3万元。 青椒价格目前维持在4元/公斤左右,增收空之间依然很大。

“让更加多农户圆致富梦春时访农系列报道(四)”

南康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陈钦燕在进入孵化基地之前对大棚设施的知识一无所知。 进入基地后,基地只需要给她免房租,出生产所需的水、电费,基地技术人员就向她传授了大棚设施的知识,让她掌握了青椒、甜瓜等栽培技术。 由于从前年开始塑料大棚产品行情比较好,陈钦燕连续三年实现增产增收,早早脱去了贫困阶层的“帽子”。

“让更加多农户圆致富梦春时访农系列报道(四)”

据悉,该基地已建成大棚设施示范面积500亩,其中果蔬高品质栽培示范面积170亩,每年为周边人群培育西瓜、番茄、辣椒等果蔬700多万株,400多人 优质果蔬大棚示范面积330亩,年产量优质果蔬2500吨,年产值达到1100万元。 基地以“企业+基地+贫困群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和“金融扶贫”等扶贫模式,接收贫困群体加入基地建设,免费发放种苗,农户自主经营,基地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保证价格回收产品; 并鼓励贫困者吸收贫困者劳动力到基地长时间工作,增加贫困者工资收入的贫困者以土地为股份联合经营,进行股票分红,增加转移性收入。 每年拉动贫困阶层就业、创业100户以上。

“让更加多农户圆致富梦春时访农系列报道(四)”

此外,基地通过开展创业指导、创业综合服务等,为大中专高中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未安置在国家的退伍军人、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等群体提供了创业方面的服务支持,比较有效地提高了铁山港区的就业率。

/ h// h// h /

/ h// br// h /

/ h// h// h /

标题:“让更加多农户圆致富梦春时访农系列报道(四)”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