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5字,读完约3分钟
肖超是银海区侨港镇法律界人士所的工作人员。 2019年3月,他被组织任命为银海区福成镇竹林村,成为驻村工作人员。 这两年他多次重申以人民为中心的实务理念,凡事自强不息,在实务中不抱怨、不推卸责任、不懈怠,处理村里的各种重要问题,严格落实上级各项决定,在竹林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中 2019年竹林村最后5户22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提前一年实现竹林村所有脱贫目标。
“村子是房子,群众是亲人”。 驻村事业开始以来,肖超住在村子里,以村为家,以群众为亲人,以群众为己有。 为了加强与大众的信息表达联系,他主动接近村民,了解到他熟悉村子的情况和民情。 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从只会说普通话的外国人,变成了嘴上经常说假话的“北海话”的当地人,成为了擅长和大众表达信息的驻村干部。 肖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事业理念,调查研究村民反映的要点问题,村民反映的问题和需要处理的事务都是最先落实好的。 这两年中,他协调解决了大约40起群众纠纷,处理了500多起群众其他来访事务。 高效严谨的工作态度、友好亲和的人品得到了当地人的高度评价。
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他通过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组成了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的村“两委”班,年前后完成后,进入村“两委”更换业务。
为了让“站起来了”的贫困阶层真正“富裕起来”,他带领驻村工作人员进村两年,竹林村建设小区的卡贫困阶层参加了虾、虾、甘蔗、养鸡、大棚栽培等农村产业,竹林村 另外,为支持产业快速发展,资金不足的10户摆脱贫困的家庭申请小额信贷资金共计48万元。
在脱贫过程中,肖超将聚焦住房、医疗、教育等重要保障行业,全力弥补竹林村“三保障”突出的问题。 在住房保障方面,他加强了危旧住宅的调查和维修工作,2019年完成了4户非贫困家庭的危房改造项目,通过年度募集捐款、发布申诉、协调村委会等途径广泛筹集资金约5万元,解决了36户困难群众住房裂缝、瓦面漏雨等问题。 在医疗保障方面,他积极开展日常信访工作,继续推行“198”等相关医疗保险政策,深入开展疑似慢性病贫困人口和残疾人状况的日常排查,将医院进行认定和鉴定的人数调整安排为22人。 在教育保障方面,他将继续抑制辍学,跟踪向学校派遣教育的活动,并建议进入家中进行20多次教育。 这两年,肖超通过执行对比措施,确保了档案卡贫困者在住房、医疗、教育等行业获得100%的保障。
此外,肖超还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村级硬化路2600多米建设,设置竹林村和孔梓港村90盏太阳能路灯; 修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牛角包村排水沟,处理牛角包村鱼塘、虾池排水难的问题; 建设和完善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法制推进走廊、人大代表室及各配套设施。 在他的努力下,竹林村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贫困阶层的生活好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了。
/ h// h// h /
/ h// br// h /
/ h// h// h /
标题:““村就是家,群众就是亲人”记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优秀从业队员肖超”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