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6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记者在北海市铁山港看到,泊位北侧填海造地的绿线碧绿,3年前黑色矿热炉渣蔓延,改变了污水横流的旧貌。 通过改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的问题,北海废渣产业实现了从“有”到“优”的优质快速发展,使这一循环经济既实现了“循环”,又实现了“经济”,成为促进我市绿色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北海废渣产业实现从“有”到“优””

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监察第五督察小组在“回顾”北海市时,指出北海诚德镍业有限企业(以下简称北海诚德镍业企业)非法堆放冶炼炉渣,威胁北部湾近海海域环境安全等问题。

与评鉴小组指出的问题相比,北海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将进行整改,以严格的责任追究问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评鉴问题的改进落实,迅速成为广西荣德环保科技有限企业(即原广西瑞德企业,以下简称广西荣德企业) 并要求北部湾新材料企业停止向广西荣德企业供应废渣,消除环境风险的风险。 截至2008年8月,北海市督促北海诚钢矿业有限企业、合浦县石康镇德旺新型废弃物加工厂、合浦诚兴钢渣分选机厂等加强利用铁山港冶炼钢渣公司现场检测,指导冶炼钢渣无害化消纳处置。

“北海废渣产业实现从“有”到“优””

在市生态环境部门、铁山港区政府等的积极指导下,北部湾港口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启动铁山港废渣清运大会战,投入80多台施工设备,因地制宜地运用“井”字挖掘清运方案,分地块进行乘法运算作战 截至年6月,铁山港码头257.78万吨冶炼炉渣和受污染土壤全部清运和消纳处置。

“北海废渣产业实现从“有”到“优””

在这次废渣整理过程中,北部湾港口集团形成了码头废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 该集团旗下的鱼峰集团有限企业开展了精炼渣无害化后的资源化研究,投资建设的北海铁山港固废循环利用环保综合体一期工程已完成投产。 每年消耗北部湾新材料企业及周边公司各类废渣约170万吨,年产值达5.6亿元,年纳税额1400万元。 北部湾新材料企业积极开发废渣资源化利用渠道,通过资源化利用,北部湾港口集团旗下综合微环境保护科技有限企业每年可新增收益3亿元,实现利税过亿元。

“北海废渣产业实现从“有”到“优””

(原载《广西日报》2021-04-11第4版(

/ h// h// h /

/ h// h// h /

标题:“北海废渣产业实现从“有”到“优””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