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3字,读完约3分钟

“张开嘴巴,慢慢咽下去……”住在北海高德西里二巷的周小彬像往常一样重复了给儿子方丹吃饭这个动作16年。

2005年,18岁的冯·恩德是一个身高1米72,眉清目秀,正在上高中的阳光大男孩。 一天晚上,冯恩德乘坐的“摩的”和摩托车正面相撞,没戴头盔的他头掉在地上。 在医院救治一个月后,冯恩德才醒来,但失去意识,医生诊断为脑瘫。

“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儿子16载记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周小彬”

方丹住院注意的时候,病房里没有多余的床,深夜周小彬累了靠在椅子上睡觉。 哭过后,周小彬决定面对现实,辞去工作,全天候和儿子在一起,慢慢恢复。 后来,周小彬买了张铁皮床,一年到头几乎没从医院出来。 方丹的父亲冯强在工地做点兼职,辅助家庭。

“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儿子16载记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周小彬”

2006年,周小彬把儿子接回家疗养。 他们的家在高德西里二巷,在青砖灰瓦的平房里,摆放着简单的家具。 即使是白天,室内也很昏暗,长时间呆在这样的室内,冯恩德的皮肤异常苍白。 在家看护儿子,周小彬最努力的是饮食方面。 她特意准备了食谱,怕赶不上儿子的营养。 “早饭做汤,中午和晚上喝粥。 鱼粥、肉粥每隔几天就会变味。 ’据周先生说,每次给儿子吃饭,最少也要花一个半小时。 “只有一口一口慢慢喂,我才能吃饱。 ”

“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儿子16载记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周小彬”

周小彬是广东人,为了孩子,已经十多年没回过老家了。 以前,亲戚朋友劝过她离开这个家,但她一次也没有动过这个主意。 周先生说:“这么多人日夜来,无论多难都要和他在一起。” 每天,夫妇都坚持不懈地照顾儿子,即使几乎没有康复的希望,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周先生坚韧不拔,感动了邻居,大家都尊敬她为“坚强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儿子16载记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周小彬”

(/h ) )经过长时间细致的照顾,终于让夫妇等待,变成了惊喜。 去年一直没说话的冯·恩德叫妈妈。 周先生每天都在儿子的床边,好几次都说儿子会很快好起来。 不久,冯·恩德也回应“妈妈”,有时会朝家人笑。

周小彬说,最困难的两年,在丈夫家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90多岁的伯母患了老年痴呆症,瘫痪在床。 当时还必须照顾老人,也必须照顾孩子,每天累得直不起腰来。 现在夫妻每天抽出时间帮助儿子擦身体和按摩。 小周把绳子系在儿子的手腕上,以免不小心抓住自己的尿袋。 床边放着七八条毛巾,随时为儿子擦身上的污物。 儿子有时会痛苦,有时双手抓住头,有时会不舒服,有时会乱扔东西,失去意识。 但是,不管多难,周小彬都坚强到最后,说绝不放弃。

“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儿子16载记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周小彬”

16年如一日,不顾照顾病儿的周小彬感动北海市民,被誉为“坚强的母亲”。 周小彬家庭被评为广西“最美家庭”,市文明委员会授予周小彬“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荣誉称号。

/ h// h// h /

标题:“不离不弃守护瘫痪儿子16载记第四届北海市孝老爱亲模范周小彬”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