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7字,读完约3分钟
工作人员在工地摔倒受伤,工头急忙送往医院治疗,垫付医疗费。 本来,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伤事故,但双方都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事故变成了“闹剧”。 工人可以出院,但由于手续办好、医疗费尚未支付等原因不能出院; 工头表示工人因“不合理的需求”不能满足,在医院拒绝出院。 随后,本报记者报道了这一消息,双方终于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方案。 / h///p [/p ] 在工地上摔倒,住院工头拒绝出院
经过几经周折,徐哥于12月29日在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将左脚脚后跟植入钢板固定,右脚脚后跟打石膏。 在医疗费方面,工地工头先垫了两万多块钱,让徐哥在医院受伤。
年1月12日,据医生诊断,徐哥已经达到出院条件,回家静养即可。 但是,徐哥没能办出院手续。
“工头拿走了我的病历和住院押金。 我还欠医院1700多医疗费,还不够。 工头也不来办出院手续。 ’徐哥说,工头垫付了前期的医疗费,但他还不能走路,所以出院后需要买轮椅,他的钱已经不够了。 因此,他多次找工头协商,希望能处理问题,但工头一直不答应。
徐哥考虑到出院后还需要静养不能工作,向工头提出了6万元的生活补助费和取出左脚和钢板的第二次手术费用,但工头只赔偿了他5000元, 考虑到出院后没有住的地方,以及双方未能取得协商一致的结果,徐哥只能在医院“住”。
“工头匆匆报销医疗费,办完出院手续后,我想回老家疗养,在这里举目无亲,就自己租房 ”徐哥说。 / h/[/p ] [/p ] 如果工人的需求被合理拒绝,则医院 [/p ] [/h// h ] ] [/h/h 徐哥去年11月28日去工地上班,徐哥他们认为在外面工作不容易,就把徐哥搬到工地工作,但徐哥拒绝好意,多次告诉他自己在外面租房子。 12月17日上午,徐哥在工地摔伤后,他急忙开车送徐哥去医院治疗,垫付了截至1月12日的医疗费近2.6万元。
“1月12日,院方说徐先生可以出院后,他让我租房子住,但工地的工作室被火灾烧毁了。 我也觉得自己履行了义务,拒绝了他的要求。 他靠的是不在医院走。关于我不给他报销医疗费就不能出院的说法,我给他垫了两万多块钱,难道为了这1700多块钱的医疗费和他矛盾吗?”刘先生说,他愿意补助徐先生一定的生活补助费 这个价格真的是他不能接受的。
另外,徐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工地上班时,用的是徐某星的假名,考勤表上的签名也是“徐某星”。 因为徐先生是兼职的,所以上班的时候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直到事故发生,刘先生知道这不是徐的真名,他也很生气。
对此,徐大哥表示,由于身份证上的名字过于女性化,所以取名为“徐某星”,但其名字并未在任何户籍部门正式登记。
关于这件事,刘先生和徐先生有过信息表达,如果要求不够,可以考虑协商处理,否则只能按照法律途径处理纠纷 / h/[/p ] [/p ] 劳保支队:没有合同就很难用假名维权 [/p ] [/p ] [/p ]徐哥]
[p] 1月18日下午,记者在徐大哥和刘先生的电话中,记者从其信息中获悉,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就这场工伤纠纷达成一致的处理方案。 刘先生负责为徐先生办理工伤保险报销手续。 如果办理好清算手续,这笔清算费用将用作徐先生的生活补助费;如果清算手续失败,刘先生将补助徐大哥相应金额的生活补助金。 / h// p/h /
标题:“一起简单的工伤事故,当事双方却各执一词,致使伤者“滞留”医院”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7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