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0字,读完约6分钟
/ h// h// h /
大海出宝贝南珠,江出宝贝美玉,土出宝凤灯,是合浦引以为豪的传世“三宝”。 世界闻名的南珠来自合浦海域,宝石级彩玉奇石来自海丝路入海口的南流江,珍贵的国宝铜凤灯是合浦出土的汉代文物。
/ h// br// h /
/ h// h// h /
/ h// h// h /
合浦素有“南珠故郡、岬名区”的美称。 明代着名学者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珠》篇中写道:“合浦珠名南珠,出西洋者西珠,出东方者东珠,东珠豆苍白,其光润不及西珠,西珠不如南珠。” 年6月,“合浦南珠”正式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年4月,北海市发表《关于加快振兴南珠产业的意见》,南珠产业和南珠文化又再现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 h// h// h /
合浦采珠历史悠久,据《商书伊尹朝献》记载,商汤时代合浦地区生产的珍珠被征集为贡物。 根据《三国志吴志》,三国东吴黄武七年( 228年)孙权将合浦郡改为珠官郡,这也是“珠官”在合浦的第一个记录。 根据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越俗以珠为宝,合浦有珠市”。 合浦珠市后来被列为古代的“广东四大名市”(广州花市、东莞香市、合浦珠市、罗浮药市)之一。 故宫博物院陈列的珍珠大多是合浦产的,慈禧太后王冠上镶着的几千颗珍珠就是合浦珍珠。
/ h// h// h /
合浦珍珠中也有着名的历史典故《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中的“珠还合浦”。 这是中国词典中唯一一个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特色物产和地域名兼备的成语,比喻美好事物和人失落复苏、复兴梦想。 这个成语,并作为中国的形象,送清廉勤劳的政治,风生水起。 还珠、南珠文化的灵魂,其核心价值是廉洁、善政、人民的精神。 还珠精神是珠乡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
/ h// h// h /
“珠还合浦”表达了南珠和合浦人民的深厚感情。 古代,上任不到一年就有“去珠复”的孟尝县和四年“无珠”的张岳知府。 唐代以《珠还合浦赋》为考题,有纪念孟尝的岱亭、还珠亭、还珠古村等。 每一个“还珠”的故事都折射出合浦的正气、深厚的文化能量。
/ h// br// h /
/ h// h// h /
/ h// h// h /
南流江是合浦的母亲河,是通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海的第一大河。 在秦汉时期,南流江是岭南和中原信息表达的黄金水道,成就了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光辉历史。 奔流不息的南流江在合浦境内100多公里,埋藏着亿万年来地质变化的瑰宝南流江玉。 年,央视在《美丽的中国乡村旅游南流江寻宝之旅》栏目中对南流江玉进行了专题报道,南流江玉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年,广西通过《广西地方标准南流江玉》考核,表明南流江玉从此拥有官方“身份证”。
/ h// h// h /
合浦赏石文化历史悠久,宋代诗人陶弼的名诗《廉州石》:“带你来合浦,示我海滨石。 千岩秀掌,大者不足尺。 ”对合浦宋代的赏石文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印象。 合浦汉墓群出土了大量玻璃、水晶、玛瑙、琥珀、黄金等首饰和玉器,见证了海丝路文化和石头观赏文化在合浦的兴盛,反映出石头观赏文化是合浦和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复制品。 博物馆陈列的玛瑙饰品与南流江玛瑙(玉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结构基本相同。 展出的琥珀狮子、印章和首饰,专家认为是“来料加工”,汉代合浦有成熟的玉雕工艺,融合了西域文化,展现了南流江玉深厚的历史基础。
/ h// h// h /
合浦南流江的玉的种类主要有牛筋石(当地俗称)、滑皮石、蜡石、生物化石、陨石、南流江玉(玉髓)等几个种类。 代表玉种为牛筋石和玛瑙,其莫氏硬度7度左右,玉质温润细腻,色泽鲜艳明亮,图案精美立体,造型千姿百态,意韵丰富典雅。 无论是自然天成,还是巧夺天职的钟摆、把手、垂饰,都很美。
/ h// h// h /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国”。 玉被诸子百家赋予“德”的内涵,并且被纳入道德规范,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之一。 合浦江出美玉、“重德”精神在合浦历史进程中陶冶了“名留大廉山”费李、“无愧州名”危佑、“一肩一仆行”徐柏等。 他们是合浦“重德”、“德治”的典范,也是合浦独特的文化传承。
/ h// br// h /
/ h// h// h /
/ h// h// h /
合浦汉墓群于1996年11月在国家要点文物保护机构登记注册。 至今出土文物超过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1件,令人震惊。
/ h// h// h /
进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铜凤灯、提梁铜壶、波斯陶壶、罗马玻璃碗等中外文物一件一件,讲述着海丝路始发港的繁荣、古郡合浦的文明丰富,以及远古华夏丰富的文化基础。 铜凤灯是合浦汉代文化最璀璨的瑰宝,灯呈凤鸟形状,回头一看,用脚和尾巴支撑着灯身。 凤背部有个圆孔,放着长柄灯板,腹腔进水过滤灯烟。 凤嘴衔喇叭形的灯罩正好盖在灯板上; 颈部由两级管道连接,可分解和旋转,便于调节灯光和清洗灯光内烟尘。 蜡烛的烟通过凤口进入脖子、腹腔,溶入水中,净化烟雾,防止污染。 灯体纹饰采用西汉时期新兴的鑪刻图案工艺,精致华丽,不愧为汉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海丝路文化的典型文物。
/ h// h// h /
20世纪70年代,中国首次开始文物外交,铜凤灯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渡海,先后在法国、英国、美国、菲律宾、日本等15个国家巡回展出16次,在中国世界上赢得众多赞誉。 1995年和1995年,铜凤灯分别随“中华文明瑰宝展览会”、“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再次走出国门,向挪威、法国等国展示,再次震撼世界,扬名遐迩,展示了中华民族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
/ h// h// h /
“中国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南宁举行,中国邮政发行了1套纪念邮票2枚、1枚小型邮票。 铜凤灯荣登小型邮票,广西出土文物首次作为邮票发售。 铜凤灯又一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 h// h// h /
铜凤灯是广西博物馆镇馆之宝,被选为馆员徽。 南宁机场新航站楼“双凤还巢”的造型,设计灵感也来源于铜凤灯。 年世界客属第24届联欢大会在北海召开,吉祥物“小凤”由铜凤灯素材巧妙升华加工而成,象征着客家儿凤飞万里,北部湾畔有凤来仪。
标题:“【人文】汉郡合浦之传世“三宝””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