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48字,读完约6分钟
目前,北海市上下正在贯彻习大大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重要项目,优化经营环境,加快融入新的快速发展格局,推进工业优质快速发展,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五一劳动节前夕,进入北海市铁山港区广西川化天禾钾肥有限责任企业的记者看到生产线很忙。 企业总经理肖斌表示,一季度企业生产销售优质硫酸钾1.25万吨,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打开了大门。
“项目从最初的考察到入场工程只花了30天,但项目于去年12月开始。 ”北海市工业新闻局局长杨桧介绍,川化天禾48万吨/年高质量硫酸钾项目是广西与四川签署“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进南方开放通道建设框架协议”后,四川骨干国企上传广西首批产业项目,完成后为亚洲单
年来,北海市引进工业项目382个,工业项目投资年均增长率34%,其中年均增长率60.3%,排名全区第一,享誉全区——年度工业优质快速发展发达城市。
培育主导产业
/ h// s2/集中引导项目/ s2//h /
北海惠扬新材料科技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泡沫包装的公司,是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项目的配套公司,于2019年12月引入北海。 “进入马的6条生产线,今年和明年将陆续达到18条。 ’该公司社长杨勇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向惠科提供智能电视的画面内包装外,企业还收到了周边公司的订单。
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是广西工业优质快速发展的“一号项目”,一期项目包括移动智能终端项目、智能电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41.23亿元,开工建设厂房和配套设施80万平方米 去年9月产业新城首个园区开园,产业新城重资产、高科技核心建设工程液晶显示器邦定项目投产。
惠科集团副总裁沈涌表示,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去年累计生产智能电视939.6万台,产值11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31.8亿元,外贸进出口额10.5亿元,现有公司15家,项目10家
北海工业项目的投资在三年间持续快速增长,通过惠科电子可以窥见豹子。 “以培育主导产业为推进工业优质快速发展的重要线索,以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目标,加强项目规划布局,为推进工业振兴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说。
近年来,北海立足于当地资源存量和产业基础,以发展海外经济为中心,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主攻方向,以铁山港东西两岸为主阵地要地迅速发展临港大工业,成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 以海洋产业园等为载体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玻璃、光伏材料、绿色化工、电子报、新材料和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全产业链、高端造纸产业链初步形成,现已开工 预计即将开工的龙头项目共有37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完成后产后年产值将达到7500亿元。
/ h// S2 /东融西合
/ h// S2 /开放引线的加强
广西太阳纸业35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自治区层面统一推进的“双百双新”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建成全球产品覆盖全系列的最大单体生产加工厂,年产值200亿元,利税实现35亿元。
自2019年10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迅速推进。 目前,厂区主干道铺设完毕,文化纸厂主跨钢梁安装21架,80万吨化学纸浆厂主厂房基础回填95%,配套供热设施落实工作。
期项目将于今年9月开始生产。 》太阳纸业项目经理顾俊瑞表示,北海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基地城市,企业将在此完善东南亚原料供应体系和广西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
太阳纸业这样的公司不少选择北海作为面向世界和融入大湾区的支点。 这与北海实施的一系列产业快速发展政策密切相关。
“聚焦‘东融西合’,以高水平的开放计划推进工业升级的快速发展,努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南亚’的跨国界产业链 》北海市市长廖立勇表示,该市在“三大三新”、“双百双新”等主要产业行业开展了与大湾区的深度合作,去年全市软件和新闻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340.57亿元,增长93.78%,占广西总量的59.12%。
除此之外,北海还加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能力合作。 去年,该市新建外资公司115家,实际利用外资5.8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15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今年北海将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惠科电子、信义玻璃等龙头公司“培育企业品牌、开拓市场”,继续打造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高地 现在,信义玻璃正在计划和推进每月一组,把1000个集装箱玻璃运到印度。
保障重要因素 保障重要因素
/ h /促进项目的落地
“建设工期比国内同规模项目缩短了两个月,创造了企业从开工到点火的高速、高效记录。 ’信义玻璃(广西)有限企业首席顾问张明告诉记者,年项目落户北海以来,得到当地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生产6条生产线。
为了促进 项目的落地和投产,北海将优化经营环境作为“一号改革项目”,努力营造最佳的“公司成长环境”。
北海市营商务专业副主任朱学军介绍说,在开展加快审批特别活动中,北海市攻占了世界银行标准和国家发改委设定的18个指标标的,将项目审批的全部程序控制在50天内。 在线公司“7合1”互联网运营+智能秒批系统政府投入1亿多,实施“区域判断”,9项判断实现“一次编制、全域共享”,让落地公司大幅缩短了判断时间。
在保障项目落地关键因素方面,北海从配套支持政策、项目用地、金融支持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项目“拿地即动”。 例如,完善政银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积极了解“双百双新”项目融资诉求,落实“桂惠贷款”政策,积极通过优惠利率贷款、免费借款、财政补助、直接股权投资等途径支持项目开工建设。
截至去年年底,北海市超亿元龙头公司达到136家,规模工业公司数量比去年增长30%。
(原载《广西日报》5月9日版(
/ h// br// h /
标题:“聚焦重大项目 持续扩大开放北海市工业投资连年高速增长的背后”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