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8字,读完约3分钟
我市公安机关全年共收到301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警察信息,其中关于肇事苗头的警察信息22份,比去年下降14%和68%,比去年下降27%和85%。 这个集团持续下降的数据是我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效果的缩影。 年被指定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竭尽全力,不断着力构建机制、抓好服务、注重实效性、促进创新,打破了基础不健全、基础薄弱的困境,开创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的新局面。 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市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率为4.46‰,患者管理率为76.53%,规范管理率为76.53%,服药率(治疗率)为53.57%。
健全管理机制形成共同防卫力量
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我市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市“四大方针”要点工作,建立了综合治理、卫生规划“两个带动”机制,形成了部门间合作机制,综合治理、人社、卫生计生办、公安、民政、残联等
并建立“牵医院手下县区”精神疾病管理对口联络工作制度,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处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要点问题,率先实行挂牌监督、黄牌警示、一票否决的工作制度。 建立综合治理、公安、卫生和农村地区应急响应制度,合力抗御事故,使其处于萌芽状态; 建立考核制度,将考试工作作为各县区绩效考核的重要复印件,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年终总评相结合,统一推进考试工作。
整合特色资源,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前,我市建立并健全了公立、民营并举、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中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服务平台的市、县、乡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制度。
在整合各类医疗救治政策中,精神科专科医院设立了“一站式”的重度精神障碍患者保障服务平台,确保精神障碍参保患者出院时的医疗费和医疗救治及时向窗口报告。 并依次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残联补助、民政医疗救助等保障,全年我市贫困精神障碍患者遵医医疗费用自付率不足10%,全年自付率不足5%,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致力于推进院内康复和社区康复,在精神科专科医院设立康复科,成立多功能服务队,在院内康复工作的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工作 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家庭”的三位一体康复模式,目前全市挂牌成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19家,建校率为63%,国家试点乡镇、社区单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
建立保障体系牢固地管理“防火墙”
在试点工作推进中,我市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纳入健康北海建设总体项目,积极构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保障体系,力争突破“最后一公里”。
每月“精防日”,精神科专科医生对前往某乡镇或社区为患者提供诊断复查、随访指导、心理咨询、健康指导等综合服务的要点管理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定期随访、要点救助 实行奖励补助政策,每个家庭每年发放2400元监护管理补助。
形成多渠道救助,每年根据试验项目经费安排资金对危险性判断在三级以上、有事故和贫困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给予服药补助; 实施阳光家庭维修,每年对每位精神障碍者给予党员扶余温馨同行项目的扶持补助; 向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发放生活补助金,向所有弱监护等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长期注射剂治疗等。
标题:“北海市开创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新局面”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