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1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 h// br// h /
照片证明,陈福斌(左)和被照顾的岑朝云一起数鸭蛋。 陆威摄
“今年3月,鸭蛋收购价格超过每只2元,鸭蛋最高利润达到1.6元。 ’近日,记者来到银海区平阳镇东星村委会采访时,村里身体残疾的志坚残疾人陈福斌高兴地告诉记者。
专门养殖鸭子的陈福斌目前约有1000只鸭子,而且以养鸭产生的鸭粪为饲料养鱼,每年收入近10万元。 在他的领导下,全村已经有五六户规模的村民从事养鸭(包括养鸭、养鸭)领域,每户存钱罐数量在1000只以上。
据 报道,陈福斌是东星村龙潭芦村集团的人,全家4人。 夫妇平均是2级残疾人,以前在2亩土地上种植豆角和甜瓜,设法维持着家人的生活。 随着两个孩子开始上学,家庭开支增加,加上妻子和自己的医疗费,给原本有困难的家庭带来了雪上加霜。
在驻村第一书记、职工和村干部的帮助和鼓励下,陈福斌决定尝试自己的首次创业。 年,北海市残联开展的“党员帮助残疾人”创业活动向陈福斌送去了200只鸭苗。 为了坚定他的信心,平阳镇组织开展了多次栽培技术培训班。 每当镇上举办农业技术培训活动时,陈福斌都会早早赶到培训现场,请专家了解鸭苗的选拔、饲养、动物常见病的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放学后,他积极与其他养殖户交流,探讨生产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有时间的话,他会来村里农家的书屋借关于栽培的书; 驻村农业技师来上特别课,他认真听课。 每当电视节目播出肥猪三黄鸡养殖的专业技术知识时,他都会用笔记本一滴不漏地记录各种知识,并亲身研究科学养殖知识。 不遗余力,经过几个月的养殖,陈福斌首次收入5000多元。 尝到创业滋味的陈福斌,心里想更大更快的发展,决定把赚来的第一桶金用于扩大养殖规模,第二年从养殖鸭转为养殖鸭。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陈福斌的养殖规模从数百只逐渐扩大到数千只,除了去年禽流感导致鸭蛋价格下跌外,陈福斌几乎每年都取得成功,他也逐渐成为村里养鸭的高手。
年,陈福斌正式摆脱了贫困。 致富后,他把摸索出来的简单易学的技术传授给村民,引诱他们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岑朝云是在陈福斌的引诱下,迅速发展养鸭业摆脱贫困,致富的。 岑朝云心中,陈福斌是个热心人。 家里养殖的鸭子一出现异常症状,岑朝云马上打陈福斌的电话求教。 只要陈斌能帮我处理,他马上就跑去给鸭子“把脉问诊”。 岑朝云回忆说,一天晚上,鸭子发病,陈福斌拿着药冒着雨赶到家,忙到深夜11点左右,终于控制住了鸭群的轻微感冒。 在陈斌的热情帮助下,东星村农户养殖的鸭子不仅“病”少了,大家的养殖热情也提高了。
为了增强村民们从事养鸭的信心,陈福斌经常参观孵化场学习孵化技术,去市场深入了解鸭苗的品种和价格,与多家鸭苗收购公司进行了协商,得到了公司和个体业主的合作意向,积极下单 经过多年的努力,陈福斌和村民们的养鸭逐渐打开了销路。
现在,在平阳镇党、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关怀下,陈福斌更加坚定了快速发展养殖业使村民致富的信心。 他说:“只有三思而后行,牢牢把握市场,才能比较有效地不盲目跟风,干事创业成功! ”。
标题:“乐做群众致富带头人 记身残志坚的东星村村民陈福斌”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