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5字,读完约2分钟
/ h// h// h /
北海牡蛎“定居”在越南。 陆威摄
今年8月,“北海牡蛎”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这是我市继合浦南珠、合浦大月饼之后,又一个特色地方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分布于我市的北海牡蛎(俗称大牡蛎)学名近江牡蛎是浅海滩涂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因其极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被称为“海上牛奶”。 养殖牡蛎无需建池、投料,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管理简单等优点,而且可以净化养殖海域的海水水质,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态养殖业。 近年来,我市围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以申报保护“北海牡蛎”地理标志为契机,快速发展大牡蛎养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我市大牡蛎养殖自1964年快速发展以来,产业规模逐年增大,目前已迅速发展成为北海市水产养殖的特色产业。 全年全市大牡蛎养殖面积4.6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9.3% ),产量13.5万吨) ),占水产养殖总量的18.3% ),年产值约10亿元。 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分别比年增长0.3%、9.7%、18.6%。
我市大蚝养殖主要分布在合浦县西场镇大阪村、官井村、东江口、沙岗镇七星岛、廉州镇干江、白沙镇沙尾村、山口镇英罗港、沙田镇墩州沙及海城区高德运营的岭底、庙山、沙足等村委会浅海滩涂。 养殖方法有:立桩培育、立水泥桩培育、抬竹筏架吊装、固定棚架吊装等。 全市养殖农民约1000户,其中规模较大的养殖公司(组织)有廉州镇大蚝养殖协会、廉州湾贝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北海市银海区蓝海牧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市场诉求增大,大牡蛎产品供给跟不上需求,加上我市大牡蛎产品质量优良,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年上半年我市养殖的大规模牡蛎岸边成交价曾一度达到10元/公斤,许多养殖户也因牡蛎养殖而致富。 北海的大蚝产品以生鲜销售为主,主要销往广东、福建、四川、湖北、浙江、北京、上海、重庆等省市。
标题:““海上牛奶”北海生蚝”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