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0字,读完约3分钟
北海海洋科技产业园引进的最大合作科研机构——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四所”)自9月10日被除名以来,加快了基建、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国际合作等事业,取得了良好开局。
积极推进所区建设
记者日前在中国-东盟海洋技术国际交流中心施工现场看到,大楼主体已雏形,装修正在火热进行中。 据悉,4个小区首期工程共计7.7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科研中心,装修基本完成。 2万平方米的中国-东盟海洋技术国际交流中心主体已关闭,正在装修阶段,预计12月竣工。
科学研究项目进展顺利
据了解,目前4个科研人员主办或参与的项目有国家要点研发计划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个、国家公益性领域项目12个、业务项目7个获得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和优秀图书奖。 申请并批准了科技部年度快速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海洋生物多样化监测与保护培训班”。 作为参与机构,申请并批准了广西全年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常规转移支付(渔业生产类)项目(“微生态制剂开发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宣传应用”)。 申报2个年北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编制批准的广西知识海洋计划工作,开展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规划研究; 据广西海洋快速发展研究院介绍,2019-年申报中央招商地方科技快速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十二五”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已完成16项申报工作,等待科技厅组织审核。
国际合作点是多方面的
最近,“海洋生物多样化监测和保护培训班”在北海举办。 这是海洋四所在北海海洋科技产业园除名以来,承办的第一期快速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外培训班。
今年以来,海洋四个地方分别是中-马、中-泰未来五年海洋科技合作计划研讨会、环印度洋联盟蓝碳会议、第六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科学与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和中国-南亚国际海洋行业合作研讨会和第三届“国际蓝碳
然后,积极推进国际双边多边合作。 截至目前,海洋四校已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签署海洋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组织签署海洋合作意向书。 计划接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等多家海洋科研机构进行访问,就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科学研究、蓝色经济快速发展等文案开展项目合作。 推进越南和中越海洋国家联合实验室的申报工作。
此外,在推进人才交流与培训方面,海洋四所将配合国家科技援外战术需求,积极承接面向东盟国家的海洋科技培训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海洋科技合作平台。 年获批科技部快速发展中国家“海洋生物多样化监测与保护培训班”项目,申报外交部2019年度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项目和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项目。
下一步,海洋四所将召开区域海洋合作会议,协助第六届中国-东南亚海洋合作论坛等区域海洋合作会议,逐一发挥与东盟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密切合作的地缘特点,与东盟各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以保护和修复红树林、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海洋防灾减灾、海水养殖、海洋可再生能源、蓝色经济等复印件为中心,积极开展务实合作。 与东盟公司和机构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标题:“海洋四所:科研项目进展顺利 国际合作开局良好”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