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6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11月16日,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各国海洋合作论坛”在广西北海举行签约仪式,论坛项目签约成果丰硕。 李君光摄
11月16日上午,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各国海洋合作论坛”在我市隆重开幕。 东南亚国家代表团、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机构官员、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关专家学者和公司代表共计400多人参加了论坛。 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严植婵、柬埔寨环境部副国务秘书宋叶、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术规划和经济司司长张占海分别致辞。
严植婵在致辞中表示,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唯一省区,是“一带一路”有机联系的重要入口。 广西与东南亚相邻,与边境国家在多方面具有互补关系,在许多产业行业有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当前,广西面向海洋经济认真规划,推动海洋优质快速发展。 广西将与东南亚各国携手共进,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共同建设海洋繁荣之路,通过推进区域海洋保护共同走绿色快速发展之路,大力增进人文交流共同构筑智慧创新之路,不断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各国的海洋合作实现新
宋叶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海洋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和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在环境管理、海洋和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柬方通过与中方加强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促进蓝色经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新能源 柬方相信,此次论坛共享与交流的合作研究成果、数据和产品将为东南亚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占海在致辞中指出,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快速发展的重要空之间,海洋面临的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危机,加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海洋合作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共识。 未来,中国将完全利用东南亚国家和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快速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论坛机制,巩固和交流区域海洋合作新模式
开幕式当天,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这次论坛特别设立了三个论坛:海洋观测预报和服务、海洋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系统健康、海洋和渔业产业投融资。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政府部门的代表和科研人员、专家等围绕“创新、快速发展、共赢”论坛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对话。
作为“中国-东南亚各国海洋合作论坛”举办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本次论坛将根据海洋合作主题细分引进渔业要素,特别是海洋和渔业招商项目的集中合同、海洋和渔业产业的投融资、项目 就重要项目、产能开发、贸易金融、市场交流、旅游文化等多个方向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据悉,该论坛从2009年开始在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青岛、柬埔寨和马来西亚举办了5次。 作为推进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务实海洋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北海建设,是因为近年来广西以海为媒体,加快对外开放,构建海中经济,开辟了连接“一带一路”的海洋合作之路,经验值得宣传
截至目前,广西公司与越南、柬埔寨、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开展了区域和海洋合作,总投资额超过25亿元。 合作文案也从远洋渔业工作扩展到海洋养殖、渔业科学研究、生物保护、补给服务等更广泛、更深入的行业。 在“引进”方面,促进了美国、加拿大、泰国、中国港澳台等海外投资桂的迅速发展。 广西的海洋生产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拉网”世界广西对海经济全面开放的新框架。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维、副市长刘翔出席论坛开幕式。
标题:“第六届“中国”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