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7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女性们在采集珠子的许振国拍摄
/ h// h// h /
未加工珍珠的光辉是许振国拍摄的
11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铁山港区,目睹我市今年首次珍珠开采。 从去年开始,我市采取了许多措施,全力保护海域生态,全面振兴南珠产业,但目前由于我市养殖珍珠产量高、价格好、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珠农们对养殖的信心大大提高。
当天上午,记者跟随珍珠养殖户邓绍松来到lng专用码头旁的海域。 邓叔的珠贝养殖基地在这里。 今年59岁的邓绍松从1985年开始养殖珍珠。 最初是在营盘的珍珠场接受训练,学习切片和核插入等珍珠养殖技术。 大学入学后,他自筹资金,克服各种困难进入珍珠养殖领域,从小规模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从今年2月开始插核放养。 一共养了100万贝以上。 今年预计可以收获约780公斤的珠子。 ’邓绍松先生的介绍。 跟着邓小平坐了小船,来到了离岸边200多米的浮列吊养所。 海面上,长36米、宽10米的浮列下挂着2000个笼子,每只笼子里挂着50个马氏珠母贝。 邓登浮出水面,随随便便从海里取出珍珠母贝,空手打碎后,发现了里面闪耀的珍珠。 “现在的海水水质很好,而且养殖方法很合适,所以我养的贝壳的含珠系达到了75%! 现在珍珠养殖产量高,价格又好,还有政府的支援,所以我越来越有信心! ”邓小平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珍珠养殖专家每开采1公斤珍珠,政府就发放4000元的补贴。 “我们珠农最害怕台风。 现在,如果我每年交48000元的保险费,剩下的80%的政府会支付。 台风灾害发生时,珠贝遭受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免除了我后顾之忧。 ’邓小平高兴地说。 将珠贝从浮排上卸下后,工人用小船将珠贝运上岸,在岸上经过一轮清洗后,送回村子进行贝壳采珠。 在采访现场看到,20多名女性分两排相对而坐,她们中间堆着刚回收的珠母贝。 丑珠贝打开采珠女性的盖子,揭开壳,互相窥探,在十几秒的时间里,采集到了闪耀的珍珠。
年北海开始实施南珠产业振兴计划,与养殖业者面临的养殖难度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低下、科技创新滞后等诸多困境相比,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6份政策文件,通过产业、资金扶持政策对珍珠产量相应地鼓励养殖业者。 据悉,在成立贷款贴息、保险、科研经费等多家政策支持养殖公司的今年,我市11家南珠养殖公司和专家春季插核育珠822万贝,生长状况良好,成珠率、含珠率高,预计南珠将收获500公斤以上。
标题:“采珠季节珠光闪烁,今年第一批珍珠开采”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