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9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银海区福成镇大水江村高端辣椒基地的工作人员在摘辣椒。 陆威摄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海洋和渔业、旅游、林业、商务、科技等部门和一县三区瞄准“穷根”,精准发力,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市农业局综合考虑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市场诉求、技术支持和贫困群体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准县级“5+2”、村级“3+1”主导产业,认真落实产业扶持政策。 组织实施了以豆类蔬菜、茄子果类蔬菜、鸡、猪、肉牛、虾仁等为主的县级“5+2”、村级“3+1”主导产业。 建设豇豆、柑橘、百香果、大棚瓜菜、肉牛养殖、水产等特色产业,产业示范基地330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0处。 引进制服、皮包制作等农村扶贫工业工厂,安置贫困者就地就近就业,增加贫困者的外出务工收入。 今年以来,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3.22万亩,其中豆类种植面积14.78万亩; 出86.4万头猪; 出2.54万头牛; 家禽栏1092万只。 全市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项目直接受益于贫困群体10860户,占全市动态调整后成书的贫困群体11002户的98.71%。
为了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海洋渔业局成立了水产养殖产业扶贫指导小组,对村委会进行了深入调查,指导贫困村明确养殖产业项目。 一是明确特色产业扶贫快速发展模式,确保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多次结合短平快和长寿命。 三是加强领导培训服务工作。 在西场、沙冈、白沙等乡镇分别开展了产业扶贫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共计350人。 并且,派遣了70名技术人员,前往产业扶贫村,进行产业现场的建设、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等工作。
市旅发委通过编制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规划,为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 并积极申请“产业富民”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 今年以来,乡村旅游设施齐全,旅游地增加,北海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扶贫效果显著。 据统计,从年到年上半年,北海市13个旅游扶贫村中9个已经脱贫,通过快速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贫困人口累计727户,3073人。
市商检局制定电子商务政策支持电子商务承销扶贫,开展扶贫产品线网上促销,举办电子商务扶贫培训班,通过电子商务扶贫农业企业对接等活动,对外销售农产品 目前我市已建成合浦县和铁山港区两个县(区)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农村淘宝、天猫优品、乐村淘、创惠农等农村电子商务公司共建立666个服务点,覆盖277个行政村。 另外,农事网通、阳光红页平台在全市428个村委会(社区)实现了全面覆盖,还可以提供电商服务。
市科技局选派了区、市、县共计69名科技特派员进行录用。 各村实现“一对一”、“一群一”、“一带一”精准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面覆盖,技术服务全面覆盖,技术难题由专家对接服务,处理贫困村产业的后顾之忧。 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共建设12个基地、12个服务点; 基层围绕对虾、珍珠养殖、水稻、玉米、红薯、蔬菜科学栽培等技术诉求举办了8期培训班,累计直接培训农村党员、农民、返乡农民工12000人,累计发放资料40000余份。
市林业局积极落实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继续完善铁山港区青山头海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合浦县财树产业示范区建设,培育经济效益良好、脱贫效益突出的绿色富民产业; 全面加强林下经济产业脱贫能力,申报自治区“产业富民”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两个; 通过快速发展农村森林生态旅游脱贫,兴起“森林人”,快速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等项目,实现增收脱贫。
标题:“北海:多部门精准发力拔“穷根””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