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1字,读完约9分钟
一百年前,这里是荒原;
71年前,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里诞生了西南地区最方便的出海港口北海港;
14年前,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港合一”诞生,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快速发展前沿。
目前,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个肩负着建设“一带一路”连接重要门户使命的国际枢纽海港,展开了推动优质快速发展的雄帆,正破浪前进。
从南国的小渔村到世界的大港口
在中国大陆南端,美丽的北部湾碧波荡漾,海滨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呈“品”字排列,港口码头繁忙。
数据显示,年,北部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箱,进入全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双前十”。 今年前4个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3.17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35.93%,货物吞吐量达8394.7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45%。 即使把北部湾港口纳入全球视野来看,去年的货物吞吐量也排在第19位,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初步形成。
在北部湾建设南方大港是几代人的百年梦想。
过去的北部湾沿岸,除了小渔村以外,只有绵延不断的海滩,即使长时间有海也没有港口,封锁较晚。 1950年北海港建成港口,这是广西和西南地区的第一个港口。
196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距离北海100多公里的地方建设防城港,这里成为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援助越南的重要海上通道。 北部湾港防城港区0号,耸立着中越两国文案中写有“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的纪念碑。
今年80多岁的包文生当时担任防城公社白沙大队会计。 作为防城港的最初建设者,他至今还记得那个困难时期。 “没有水,没有电,工人们住在车间里,洗海水,缺乏机械设备,大家扛着肩扛着,大海填了一点,道路铺了一点,其困难不亚于北大荒、南泥湾的开发。 》到1975年,防城港1号泊位完成,1984年迎来了第一艘万吨级货轮。
1992年钦州港建成港口之前,港区所在的勒沟村没有像样的道路,不通水不通电。 有人认为在这里建设港口就像“做梦的人”。 但是,钦州的人们期待着改变落后的面貌。 当地财力有限,干部群众自愿捐款的也必须做。 几十元、一百元、一千元,最小的捐款只有五分。
钦州港开港时,广西北部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企业常务副总经理方健力22岁,他说:“我们一直期待着建设能够停靠万吨巨船的泊位。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实现大港的梦想。 1994年初,2万吨级的泊位完成后,人们欣喜若狂。 从现在来看,1万吨级的巴斯变得非常小,30万吨级的都有。 ”
1996年,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准作为省级开发区设立,1997年钦州港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被列为全国地区重要港口。
但受地理位置相近、内陆差不多等因素制约,加上各港口建设规模小,到2005年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港口吞吐量共3669万吨,远低于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东南亚
2007年,广西决定跨越行政区域整合沿海港口。 “三港一体”成立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钦州港主导集装箱业务,防城港聚焦大宗散货,北海建设邮轮母港。 北部湾港口股份有限企业技术部社长温富荣表示,“三港整合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兴未艾,预计2022年1期将被采用。”
20多年前,停泊在这里的是载重量千吨级的船舶,但现在10万吨级的货船已经很普遍了。 北部湾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超过2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5个,最大停靠能力为30万吨级。 面对东盟开放的快速发展,北部湾港是国际门户港,在“一带一路”有机相连的节点上,北部湾沿岸成为重要的门户。
从“产业沙漠”到“港兴城”
5月21日,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工程竣工验收。 这是广西最大、北部湾港口停靠等级最高的码头,投入运营后,将更好地服务西南地区石化产业快速发展。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经过这几年的培育,钦州石化产业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还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型。 ”钦州市长王雄昌介绍,目前钦州石化产业园已有石化公司30多家,落户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300亿元,2025年,“一滴油两条线”和“油、煤、气、盐”产业融合迅速发展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吞吐量快速上升,带动港口产业高速发展。 目前,北部湾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高端石化、电子新闻等产业集群,以海洋产业、绿色临港产业、内陆特色产业等为主体的“海中产业”方兴未艾。
在广西自贸区钦州港区,总投资700亿元的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是广西目前最大的单体投资产业项目,一期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基本完成。 上海谊能化工有限企业副总经理梁泉涌表示,他们将努力建设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在北海,石油化工、新材料、硅科技和林浆纸4千亿产业加速形成,惠科电子产业城、信义玻璃、太阳纸业、新福兴硅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 防城港加速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粮食等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柳钢、盛隆冷轧等一系列项目加速落地。
今年45岁的李东明来自广西,在上海做船务代理。 他抓住北部湾沿岸迅速发展的机遇,于2003年返回防城港创办代表处,代理大众海运、山东烟台海运和德翔海运等集装箱班轮航线。 李东明说,刚回来时,港口货物种类很简单,主要是碳酸钡、化肥等化工品。 随着周边产业布局越来越完整,货物种类扩展到纸浆、木薯淀粉、磷酸、铜精矿、汽车零部件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目前,北部湾沿海通道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枢纽经济已具规模,人口吸引力也逐渐提高。 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企业人事部经理助理杨煺华22岁来港工作,至今已有28年。 她不仅看到了港口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对城市的繁荣感到高兴。 “以前的钦州港到了晚上灯很少,道路大多没有路灯,但现在城市和港区都亮着灯,不由得让人瞠目结舌。 ”杨煺华说。
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介绍,北部湾沿海地区以前基本没有重要项目落户,但目前港兴城兴产业更是兴起,并逐渐成长为我国西部重要产业基地,形成“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相互经济”的新局面
从“边境末梢”到“开放前端”[/s2/]
5月21日,装载柬埔寨芒果的冷库集装箱货轮接近钦州港,从这里运输到北京、河南、辽宁、浙江、山东等市场。 而后,从四川成都青白江城厢站出发的海铁联运班列,满载摩托车配件等货物抵达钦州港东站,通过北部湾港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
进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港口作业区,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到钦州港,再从北京、川渝到钦州港,然后货物乘坐海铁联运班列,从南海新通道从南到北。 连接中国西部和东盟各国的“黄金通道”是北部湾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多年前,北部湾畔的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早期始发港,船队从那里离开南洋,越过中东,到达最远的非洲海岸。 目前,陆海新通道向南连接越南、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向北连接云贵川渝等省。 作为亿吨大港,北部湾港不断发挥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门户的特点,其枢纽地位随着新通道等的发展而稳步提高。
年以来,陆海新通道开设了连接西部省的多条海铁联运班列线路。 年运行次数为4596趟,运行次数超过了过去3年的总和。 截至今年4月,陆海新航线海铁联运班次列车累计运行总量突破1万列。 5月28日,中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第一批设备抵达钦州港。 该码头使用世界首个“u”形工艺方案,工程完成后,自动化码头可与配套的铁路中心站无缝连接。
目前,北部湾港口航线网络越来越紧密,内外贸易航线已超过50条,达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实现了东盟主要港口的全面覆盖,可以到达非洲和南美等地 北部湾港不断加强与马来西亚关丹港、文莱莫拉港的国际合作,以北部湾港为枢纽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互联网成员达39人。
北部湾港口股份有限企业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林萌叶在北部湾海岸长大,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专业,自称“标准港航人”,1999年参加防城港建设,2007年赶上北部湾港口整合和大快速发展期。 22年来,北部湾港口实际年通过能力从3000多万吨增加到约3亿吨,泊位数量和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当南方大港逐渐实现了从“末”到“前沿”的快速发展,眺望着这片蔚蓝的大海,林萌叶感慨万千,充满向往。
对于通往蔚蓝的道路,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企业董事长李延强有自己的解释。 他说,北部湾港将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国际门户港口建设,2025年实现上千个标箱目标,更方便地推进面向东盟的我国国际大通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更好地促进国内国际双重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快速发展格局的构建。 (本公司南宁6月5日电( (/h/) )。
标题:“走向蔚蓝北部湾港百年追梦记”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