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5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位于中山公园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亭。 韩丹拍摄
进入 市中山公园。 公园正门的西侧,被绿树包围的中间有一个安静的小广场。 广场中央有个小亭。 那是北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亭。
如果不是靠近展馆,也不是看了展馆里的“北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展馆概要”和“北海文物保护机构”两个碑文,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普通的纳凉休息展馆,这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展馆”
北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亭于1946年建成。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海军民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发起了一批中国远征军步兵建设抗战胜利纪念碑、亭的倡议。 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捐赠银元60万元,聘请北海知名建筑商衡隆,在中山公园内各建一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亭。 纪念碑、亭建于1945年10月,建于1946年元旦,被北海人民誉为“血肉建成的丰碑”。
(/h ) )纪念亭呈八角形,主要由亭座、亭身、亭顶三部分组成。 展馆占地约20平方米,高10米。 亭的台座直径8米,高1米,有台阶从四面落下。 亭身通过八柱连接支撑在亭的台座和亭顶之间,形成八面敞开的空之间。 亭平呈八角形,中央隆起。 亭的周围,建有长椅、走廊。 从远处看,亭并不大,亭座、亭身、亭顶斑驳的色彩似乎向人们传达了亭走过的漫长岁月和漫长历史。
很遗憾,那年建的碑一亭现在只剩下一亭了。 纪念碑在“文革”时代被破坏了,连痕迹都没有了。 只能将其身影复刻在老年人微弱的记忆中
几乎每天早上在亭子附近晨练的市民将手指对准亭子西北靠近海门广场的位置,向记者传达了纪念碑曾经的位置。 不巧的是,这位市民不仅是“旧北海”,上世纪70年代还在中山公园工作过。 但是,当记者问越来越多关于亭和碑的事情时,这个“旧北海”也只是摇了摇头。
据介绍,亭座周围用水泥刻有《北海抗战史略》,记载了北海人民在抗战期间保卫北海、抵抗日军的英雄事迹。 可惜碑文已经破损,亭座周围只剩下斑驳的砖墙和顽强生长的绿苔。 以上关于碑和亭的介绍只能通过刻在亭上的简单“概要”来了解。
中山公园建于1928年,是北海史上最长的公园。 的洗礼中,中山公园进行了一些改造,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山公园最近一次翻新是在年,当时参加翻新的市公园管理全体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当时为了保护文物,没有对展馆进行改造,而是在展馆周边铺设了简单的地砖。
(/h ) )因为纪念展馆的位置不太宽,在公园的西侧,所以来公园锻炼的人在展馆周边不怎么活动,只有几个练习太极的拳友,所以天天来这里晨练。 “公园其他地方人很多,这个地方不大,很安静,适合练太极。 找了很久才找到这样的宝地。 ”拳友之一笑着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周年的生日,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纪念亭也进入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视野。 这是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合作,全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历史见证,也是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前几天,我看到单位的组织人员来这里参观,要是有这样的展馆就好了。 不仅大家可以乘凉休息,也有纪念和教育的意义。 ’几乎每天早上都在亭子附近练习太极拳的吴先生说。
标题:“中山公园里的“红色记忆”探访北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亭”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