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3字,读完约2分钟
1月14日,42名少年期末考试结束,兴冲冲地来到外沙社区参加“4点半”课的结业典礼。 社区老师和海城区岬街道工作人员鼓励孩子们“要成为有爱心、有礼貌、爱学习的新时代好少年”。
海城区岱街道党委副书记陈燕向记者表示,岱街道办事处向青少年拓展意识形态事业触角,取得成效,是我市首次“培训骨干100人,上课100次,讲座100次”的“三百”意识形态事业
“通过开展‘三个百’系列的活动,让像我这样的基层干部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并不是虚无缥缈的。 》陈燕介绍,岱街道办事处利用“四点半”教室,继承田家文化,热爱海洋环境保护,关工委“五老”讲述革命故事,开展创城亲子读书会等特色活动,为青少年传递正能量,构筑思想防线。 另外,与本辖区渔民优势相比,积极开展了安全教育、温情小讲堂、意识形态培训会、咨询台的设立等活动,提高了渔民防范错误思想的能力。
记者介绍,“三个百”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培养培训载体、形式、质量、熟悉业务、善于宣传的专家学者,建立宣传专家库。 专家们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各自熟悉行业,明确课程主题,编写课程大纲和课程教材,登录专家库和题库,使各部门能够结合领域优势和学分诉求课程,从而在全市范围内成为推广部门的“出题” 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富有哲理的宣传文案,让基层党员群众想听、想听、喜欢,更要让他们“坐着、笑着可以走”。
从200年7月开始活动到现在,我市培养了200多名意识形态方面的实务骨干,党组织书记上过500多次党课,举办过100多次意识形态方面的实务讲座。 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锻炼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分解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增强了负责精神。 全市意识形态教育培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打造我市意识形态的职工企业品牌。
标题:“北海首创“三个一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