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今年的甜瓜收成很好,村民们在等待红利。 奥巴库荣摄
2月20日,记者来到福成镇山梓村,蔬菜大棚层出不穷。 进入村子的道路两侧,一片片的甘蔗田,村民们抬着一捆甘蔗上车,准备运到糖厂……
年,山梓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八有一超”的标准,33户贫困家庭实现了精准脱贫,全村成功脱贫。
今年的春节是山梓村全村摆脱贫困后的第一个新年。 春节期间,山梓村的排球赛红火了,村里宰杀了两只猪吃烧烤,到处笑着,年关爆满。
“仅仅两三年,村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年前,村子里满是泥路,到处都是五六十年代建的泥砖屋。 每次下雨路上都很难走。 现在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有太阳能路灯、民间市场、新建的小学……”村民黄瑞莲笑着对记者说。
“山梓村过去有不盖房子的习俗。 年,为了完成危险房屋的改造任务,不知喝了多少土炮,磨了多少嘴,终于说服了村民们同意了危险房屋的改造。 ”第一书记莫黎舆对记者说。
黄瑞莲一家在去年脱贫之前,一家五口住在破烂的泥土和砖头房子里。 每次下雨,都必须带花盆到家里接雨水。 如果遇到台风我会更担心。 今年春节,他们一家终于住上了新房子。 除了黄瑞莲,山梓村的其他18户贫困家庭的房子去年也进行了修理。
在村集体经济大棚的现场,记者看到白色蔬菜大棚一片排,就像白面包一片排。 一进入大棚,长得好的甜瓜和青椒成了艳羡的目标。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去塑料大棚打工。 收入也会增加,技术也会学习。 从现在开始,我也打算在塑料大棚里种东西。 ’塑料大棚的管理人员陈蠡兴对记者说。
“塑料大棚是自治区支援建造的,穷人家有股票。 从去年到现在,在大棚里种了26亩青瓜,剩下的空种了青椒。 这次收获的甜瓜和青椒赶上好市场,如果都卖完了,就会分给大家。 如果摘了青瓜青椒,下一步准备种甜瓜和西瓜。 ”。 村支书孙益洋告诉记者,如果出租塑料大棚,每亩能获得2000元。 村里还打算在塑料大棚旁建设冷链物流解决中心,方便农产品运输。
“当时,山梓村是银海区唯一没有脱贫的贫困村,村民也不太了解村里的集体经济项目。 为了说服村民支援村集体经济隧道的建设,我们派各生产队队长到示范园区考察。 考察回来后,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积极地筹集了钱,调整了市场建设用地……”莫莉告诉记者。
山梓村除大棚外,还建设了屋顶太阳能发电项目、民营市场、果蔬产业扶贫基地等,有效地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村民增收和致富奠定了基础。 梓村的明天会更加美丽!
标题:“山梓村摘下“穷帽”忙致富”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