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1字,读完约4分钟
(/H ) )“他责任感很强,一出事就天不亮。 我们给他取了个绰号“拼命三郎”。 ’工作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姚卫国。 加班对姚卫国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年,他担任海城区纪委常务委员以来,在监督纪问责等实务中起骨干作用,政治挂帅,作风过硬,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写下了清风正气。
在重难就业中的拼命三郎
年2月,地角街居民向海城区纪委反映,地角街办事处“两违”中队工作人员大肆收取违章房屋利润费。 这条街上的一些违章者在交了利润费后,依然可以顺利建房,“两违”中队的工作人员对违章行为视而不见,充当“保护伞”,老百姓怒不可遏。
姚卫国立即带队进行调查,为了向地角街的居民说明,发誓要清除侵害群众利益的蛀牙。 但是,事件并不比想象中简单,威胁恐吓的电话层出不穷。 据了解,他挨家挨户对违章者进行思想工作,最终反复上门调查和取证,结果发现执法中队5名工作人员收取利润费,未依法履行职责,纵容和包庇违章者住房建设的违纪问题。
经过 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斗,这个事件成功了。 3名违纪者被移送司法机关解决,对调查发现的高德街道“两违”中队2名负责人领取违章户口费问题进行立案审查。
执纪考核是姚卫国每天的必修课,一年有300多天和同志们一起查账、取证。 看看他主持的案子,所有的笔录、所有的证件、所有的资料都渗透着他的努力、困难、汗水。 他这拼命的三郎工作态度,确保了所有事件的圆满解决。
不吃硬软的“硬硬的角色”
姚卫国的“不人情”很有名,为了防止挚友干扰事件,他又制定了三家的规则。 涉事不询问,涉事不进屋,涉礼一概拒绝。
“如果害怕冒犯别人的话,请不要成为纪检干部。 ’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五年来,姚卫国处理了数百起案件。 有某种侥幸心理的干部,以为因为熟人关系会用“糖衣炮弹”让他“把网铺成一片”“高高吊起”,结果撞到了“钉子”。
年3月,海城区在全市率先打掉“懒政不怠政”的重锤,对11名调任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进行立案审查。 作为这件事的主办方,他自然也成为了大家求爱的对象。 面对众多的求爱,姚卫国光明正大地向他们解释。 “作为党员干部,你们要认真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错误。 我作为纪律执行者,不能给你们留下“私人方面”。 请回来。 ”
“在遵守纪律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任凭首尔东西南北之风,我不动自己的头’的决心。 只有经得起风险的考验,忍受人情和“压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纪检监察的道路上,姚卫国始终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守公正守法的第一线。
舍家遵守大家纪律的卫士
对于工作,姚卫国问对了,提到了家人,但他充满了抱歉之情。 因为长年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事几乎都由恋人承包,即使父亲住院也没能尽孝。
年7月,海城区监察委员会对北海市海西派出所原所长张巩杰采取留置措施,这是海城区首次采取留置措施的事件。 姚卫国作为这个事件的对外调解员,连续三个月超负荷工作,几乎没有请过假也没有回家过。 一天早上,通宵工作的姚卫国接到父亲突然脑梗塞的电话,急忙回家带父亲去医院救治。 由于事件处于攻防阶段,父亲手术结束后,他又回到了事件的第一线。
穷途末路的前游者[/S2/]
(/h ) ) )“学问不足,勤奋就义”是姚卫国的口头禅,也是他学习工作的写照。 一进入他的办公室,就会看到他桌子上的大业务文件和纪检出版物,书架上也装满了纪检、信访办的书。 随手翻了一本书,满是他画的记号。 他认真学习贯彻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纪委相关文件精神,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民法、刑法、民诉法、刑诉法、国土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奠定了基础。
(/h ) )“横眉冷对千夫指,歪脖子的是孺子牛。 ”姚卫国就是这样,秉承着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态度,在纪检监察岗位上竭尽全力发挥“剑”的作用,对腐败进行惩罚,为人民群众伸张正义。 近年来,累计共调查各类线索691条,查清各类案件线索323条,主持案件167件,组织协助下级街道纪委(含本委员会纪检组)立案审查案件149件。
标题:“一身赤胆扬正气 满腔忠诚铸担当记2021年度北海市勤廉榜样姚卫国”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