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 h// h// h /
现在是春耕的季节。 在曲樟乡曲木村委员会堤角自然村,10多个村民正在给“六湖合作社”的约100亩牧草施肥。 在工作的村民中,有曲木村贫困家庭的刘春的妻子。 她说平时不仅给合作社打工,合作社也有红利。
曲木村现有员工40户,其中35户为贫困家庭。 近年来,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群体”的经营模式,以“六湖合作社”为龙头,打造了“六湖蜂蜜”“黑山羊”两大拳头产品,初步建成了循环经济生态系统饲养区,显现出产业扶贫的经济效益。 据曲木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伟介绍,年,曲木村实现产值107万元,带动入股贫困家庭分红近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5万元。
“依山而食山。 既然曲木山多果树多,就养殖山羊、养殖蜜蜂。 ”陈伟说,堤角自然村周围有龙眼、荔枝、黄皮果、菠萝蜜等果树近2000棵,山上四季野花不断,属于天然养蜂场。 去年,合作社因养蜂而收入16万元。 不仅如此,还把增加的蜜蜂送给贫困者,让他们自己养育。 谁能培养得好,谁就支持多培养。
曲木村贫困阶层财富的领军人物陈卓、刘东、吴景华、张均武是养蜂高手,蜜蜂培育得好,能够按时交蜜,通过养蜂取得了很大的利益。 “在合作社的协助下,通过养蜂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除养蜂外,刘东在堤角养蜂场的空山地种了菠萝蜜树。
记者看到,合作社在坝角山上建设的羊场已基本完工。 “这个农场可以容纳500只羊。 要岭自然村也建立了可以容纳2000只以上羊的养殖基地。 今年可以开始生产。 》山上养羊,山上种牧草,羊粪也可用作牧草肥料,形成循环经济的栽培模式。 据记者介绍,堤角羊场下的牧草地在合作社不租之前,一直在丢荒地。
(/h ) )曲木村的扶贫经验不仅是曲樟乡,也是全市扶贫事业的典型。 去年12月,自治区的“四合一”检测都高度评价了曲木养蜂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湖蜂蜜”作为扶贫产品参加了自治区扶贫产品展览会,并在年获得北海市毛巾毯电商大赛顾客最受欢迎的产品奖。
目前,曲樟乡其他村委会也通过地产培育特色产业,在快速发展方面逐渐走出了困境。 曲樟乡11个贫困村全部建立了贫困人口参加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构建特色产业,年曲樟乡集体经济收入共54.4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标题:“分红近万元!曲木村走出特色产业致富路”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