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1字,读完约4分钟
3月23日至24日,“北游25”陷入危险境地,在海上搁浅17个小时,700多名游客滞留在海上,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17个小时,船上人员睡不着,海岸人员也睡不着。
(/h ) )在险恶的感情包围下,在长达17个小时的救援活动中,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件。 危急之际,他们不顾个人得失,冲向了第一线。
岛民刘贵生:“看到这么多游客被困,我心里很着急。”
3月23日下午,刘贵生于3点20分买下了从范洲岛到北海的船票,抵达码头。 我看到自己乘坐的“北游25”的船还没有靠岸,就听说船触礁了。 “当时风很大,海浪冲击着二楼甲板,看着很危险。 ’刘贵生得知船上有700多名游客,心里更着急了。
岌岌可危的刘贵生留在码头与相关部门人员一起思考办法。 “当时,北游25轮还没有完全固定。 第一个重要的任务是用绳子把船固定在码头上。 ’但是,当时北游25轮的绳子不够长,码头上也没有合适的绳子。 匆忙之中,刘贵生立刻回家,带着自家300米以上的电缆进行了应急处理。 和工作人员一起忙到下午6点,成功地将北游25轮的绳子挂在码头上,刘贵生终于回家了。
派出所副所长潘光英:“我们和游客在同一条船上。”
3月23日下午,北游25次未按时靠岸。 范洲派出所副所长潘光英在第一时间赶到码头协助救援。 从23日下午出现在码头开始,到24日早上最后一名乘客顺利下船为止,他一直没有离开。
3月24日上午部分半左右,范洲派出所、消防大队等20多名急救人员开始上船,展开救援工作。 “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水位也很低,要从游艇向北游25次,必须爬3米高的梯子。 ”潘光英说,大风吹梯子晃来晃去,稍一不小心就有掉到海里的危险。
(/h ) )虽然很害怕,但一想到船上有很多游客需要救助,潘光英和伙伴们就克服了困难,在波涛汹涌的情况下登上了船。 “一上船,在船舱里看到很多游客睡着了,场面很乱,很不舒服。 ”潘光英说,为了不打扰熟睡的游客,他们曾在周边工作。 到了早上5点多,游客渐渐醒来,船上骚动起来。
“现在我们和你们在同一条船上。 你们的生命安全第一。 我们永远不会抛弃你们。 请放心。 我们工作人员一定最后下船……”在潘光英和同事的安抚下,游客们渐渐情绪稳定,协助救援。
卫生院医生林家伟:“一定要上船”
林家伟是在“北游25”的危险情况发生后,第一个冒险上船的人。 23日晚10点多,林家伟接到电话,说:“船上有4个月大的婴儿病情严重,必须马上上船救治。” 作为儿科医生,林家伟知道6个月以内的婴儿生病了,不及时救治容易恶化病情。 他必须尽快上船去。
(/h ) )“晚上上船时,我换了两次游艇。 ”林家伟说,11点多第一次坐游艇想从船尾上升,但风浪太大,梯子好不容易放下,但摇晃得很厉害,人都爬不上来。
第一次上船失败后,林家伟和同事交换了快艇,尝试从旁边上船。 “视野不好,风浪很大,梯子摇晃得很厉害。 我只想着早点爬。 ’林家伟抓住船上的铁栅,顺着栏杆爬上去,说不敢抓住梯子。 “我看到他爬到半路停下来,马上又爬了上去。 ”准备和林家伟一起上船的护士庞桂蒸说。
(/h/)“在当时的情况下,人如箭,无法回头。 ’林家伟说,在攀登的过程中发生了几起小事故,停了一下,出于本能,又匆匆往上爬了。 上船的林家伟立刻进行了救助和员工安抚,在船上忙了一整夜。
客栈老板西梓:“不管多晚,我们都要等游客回家。 “[/s2/]
(/h ) )“我们在船上逗留期间,最关心我们的是旅店老板。 ’北游25轮的乘客李瑜说,原本上岛店家会来码头接我们,3点开始店家打电话告诉我们信息,约定什么时候回来。 得知船触礁的店,纷纷发出消息说,海岸的人们正在积极救助,不要担心。
“下午3点,我们准备在码头迎接客人,但是客人一直不能去岛上,知道船触礁了,我们马上组了微信群,在群里和客人做了信息表达,告诉她们不要着急。 ’岚洲岛旅店的主人西梓对记者说,我们不管多晚都来接他们,等他们回家。
标题:“险情见真情!“北游25”轮救援中的暖心人”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