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2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位于公馆镇南山小学校内的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 廖思宇摄
在公馆镇南山小学,西式的旧楼矗立在教学楼旁,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突出。 历史悠久,岁月如歌。 1938年冬,公馆地区公开成立合浦抗先总队东三团抗日先锋大队,大队部设在南山小学。 这座西式旧楼,当时是南山小学的教学楼,也是东三团抗日先锋大队的驻地。 星星之火可以燃烧燎原,公馆地区的革命斗争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一接近这座古建筑,古建筑的门框上就醒目地贴着“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的大字。 大楼的建筑物在多个拱形设计的外壁上白色组合,呈左右对称的配置。 经过风雨,斑驳的外墙上已经长满了青苔。 请注意。 也可以看到旧建筑物的上部刻有“合浦公馆南山小学”的文字。
古老的建筑物中,有教室、桌子和椅子,还有哪些前辈们留下的东西,仿佛置身于战火硝烟的时代。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计划向华南进攻。 为了打击侵略者,在广东抗日先锋组织的领导下,全省各地相继组成抗日先锋队,组织青年展开抗日游击战争。 当时,合浦受广东省管辖,1938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从广州派出陈任生回合浦工作,在党组织手里开展合浦抗先创立工作。 当时,合浦抗先总队的实际领导权由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李英敏掌握。
1938年冬,合浦东三团抗日先锋大队成立,队部设在公馆合浦五中(合浦县公馆中学)和公馆南山小学,设有公馆、上廉、六湖、白沙等抗先锋队。 抗先锋队员200多人,当时南山小学校长范汝超担任大队长。 1939年春节后,东三团抗日先锋大队召集了一系列抗先骨干在公馆合浦五中进行了艰苦的军事训练,参加这次训练的骨干几乎都加入了共产党,其中也有南山当地的有志青年。 此外,公馆、白沙抗日先锋队通过扛盐会、兄弟会、同心会等组织培养和快速发展共产党员,携手建立秘密交通站、信息站,负责党的地下通信和信息工作。
纪念馆二楼写有“东三团抗先大队部旧址”的房间有破旧的四方桌子和木制橱柜,桌子上有破旧的煤油灯; 有木架床,床上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木箱。 纪念馆有关人士表示,床上的长方形木箱,是当时革命先辈卢传义使用的,当时他每天把机密文件放在木箱里,晚上以此为枕睡觉,随身携带。
1938年8月,北海人卢传义加入共产党,担任合浦动员委员会政务队副队长,主要负责推进对农村的抗日救亡。 1941年12月,由于身份暴露,卢传义撤回公馆区委组委会委员,在白沙和公馆均开展党的地下事业,其间在公馆南山小学任教并隐瞒身份。
1943年初至1945年初,卢传义担任中共公馆地区特派员,公馆地区各地的中共地下党员向南山小学秘密报告工作,接受任务。 因此,南山小学成为了当时公馆地区的革命中心和党的秘密联系“总部”。 1945年,卢传义参加合浦武装起义,叶信芳接替中共公馆地区特派员,以南山小学教师的职业隐瞒党员身份,继续在秘密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卢传义、叶信芳是躲在南山小学的两个党的地下工作者,也是当时公馆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人。
1945年初,为了让更多热血青年投身革命队伍,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安排,范先琪在南山老屋村新城马栏屋开夜校,亲自担任讲师,自编课程,讲述革命故事,传唱革命歌曲。 随着学生的增加,范先琪把夜校搬到南山小学,教室设在二楼。 当时,这个农民的夜校里,总是灯火通明,学生们受范先琪的邀请学习马列主义,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 在范先琪的带领下,南山的热血青年们相继成为了地方人民武装中党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武工队、游击队,为合浦、北海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历史不会被人们忘记,人们也不会忘记革命先辈的辛勤努力。
年,在合浦县委、县政府及合浦县教育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合浦县公馆镇南山革命老区建设快速发展研究会、南山小学向发动社会爱心的人捐赠了30多万元,修复了1929年建设的南山小学西式旧教学楼,建成了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 年8月,该馆被市委、市政府明确为北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该馆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及自治区党委推广部确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广西首次命名为在意新一代党史的国史教育示范基地。
标题:“公馆地区的“革命堡垒”探访东三团抗日先锋队旧址”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