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2字,读完约2分钟

日前,广西生物多样化研究保护协会组织的2019年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试于7月正式落下帷幕。 从今年的野外调查情况来看,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小龙虾野外数量较去年有所上升,但人为干扰因素依然严重。

今年7月15日至20日,第六届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试点在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地方进行,广西生物多样化研究保护协会招募的1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协会4名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野外考察工作。 其中,北海作为第一调查区域,负责了这次科学考试活动的7个调查点中的5个。

“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幼鲎数量有所上升”

据 协会北部湾滨海保护项目相关人士肖晓波介绍,此次科学试验首先调查了以鲎为中心的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野外种群数量现状和栖息地保护现状。 在志愿者组成方面,今年需要招募的北海当地志愿者比往年有所增加,河南、安徽、云南等内陆城市也首次出现了志愿者招募。

“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幼鲎数量有所上升”

“今年需要招募的志愿者数量超过了120人,是往年最多的。 年龄跨度也集中在往年的“80后”,从今年的“70后”扩大到了“00后”。 这与近年来鲎保育推广活动盛行的北海以及国际鲎研讨会在北海举办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近年来北海当地主流媒体普及小龙虾,让更多内陆群众了解住在北部湾畔的独特生物,是小龙虾全国关注度上升的首要原因。 ”肖波说。

“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幼鲎数量有所上升”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小龙虾数量较去年有所上升,如铁山港坂尾底村沿岸海滩的小龙虾数量每年从每100平方米0.15只上升到0.35只。 另外,除竹林盐场附近的海滩外,其他地区的高压放水枪打沙虫、非法架设禁鱼箔等非法捕捞也有所减少。 但是,游客无序的捕潮、海滩垃圾污染等问题仍是破坏鲎野外栖息地的首要因素。

“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幼鲎数量有所上升”

下一步,广西生物多样化研究保护协会组织开展8月期科学试验行动,组织专家整理输入科学试验行为调查数据,提供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鲎专家组,并更新鲎野外种群数据。 然后,这些数据将为北海当地政府开展鲎保护保育工作提供比较的数据支持。

标题:“北海大部分地区的幼鲎数量有所上升”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