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1字,读完约4分钟

在学校时代第一次知道了政治协商会议。 当时,政协是我眼中历史书政协的由来和光辉历史,是政协性质和“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三大功能,“长时间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我眼中的政协”

参加实务再认识政协,那时在部门办公室,开始有点接触政协的建议答复,知道政协的建议一定要处理,保证每件事都有答复。 书面答复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按规定格式做文章,处理结果分为“a”、“b”、“c”三种,并在答复的右上角注明分类表示,以便一目了然地了解提案的处理情况。 这样正式的回答,我当然不敢怠慢。 这个提案回答的经验,可以说是从日本跳出后与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次接触吧。

“我眼中的政协”

之后,我进入了市政协机构这个大家庭,为了了解政协,开始正式接触。 朋友们知道我被调到政协后,被问政协是做什么的。 有人羡慕这样你就有空了; 也有人对去政治协商会议做什么感到遗憾,那是个花架子。 有人嘲笑你还年轻,去政协干什么。 我没有说话。 这是他们眼中的政协。 而且,我必须自己认知政治协商会议。

“我眼中的政协”

(/h ) ) )一眨眼,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我看到的政协不是“与薄泥度日”的“养老设施”,也不是没用的“花坛”。 她是一个忙碌、精力充沛、实干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记得在到达政协后不久,市政协第十届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筹备工作就开始了。 机构上下拧成一股绳,人人积极参与,默契配合,共同致力于出色的会议筹备工作,在所有环节做到细节尽善尽美。 说实话,这样的工作强度让第一次参加准备的我有点受不了。 忙碌而严谨是我对政协最初的深深感受。 也许有人会说这就是全会的时候有点忙,其实不然。 当我慢慢开始接触业绩和年鉴等工作时,我发现政协经常性的工作真的很多。 说到今年,除全会外,必须完成7次调查、7次视察、7次民主监督、16次常务会议、研讨会、提案处理协商会议等。 所有调查、视察活动都要把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形成建言的成果提交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要跟踪反馈提出意见并落实,为什么要说闲话呢?

“我眼中的政协”

政协机关服务于政协的职务履行,机关领导当然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年轻干部培养的快速发展。 借助单位内部的帮助,邀请专家到单位培训业务技能。 如果有学习培训的机会,优先考虑年轻干部员工,采用“请进来”“请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在这种崇尚学习,考虑年轻人成长的机构里,是不是缺乏活力呢?

“我眼中的政协”

政协是智慧宝库,政协委员各界其他代表,人才济济、智力密集,政协委员之间进行的讨论、协商、交流,本身就是界别的信息表达、相互作用、冲突,具有增进共识、提高政治力量的重要意义 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联系面广,包容性大,调查具有可比性,容易汇聚各方社会情感民意,将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反映到党政部门,促进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处理民生问题。 让我们谈谈政治协商会议反映社会形势的民意新闻。 近年来,我们向市直相关部门转发民生问题社会形势民意新闻285条,相关部门采纳142条新闻建议,重新审视情况,有效促进快餐店污染带来的困扰、断头路修复、安全防护工程、机动车道设置等民生问题的处理, 记得年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乃学来到我们政协机关,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肯定市政协为北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极大地激励了我们,增强了工作动力。

“我眼中的政协”

正如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所言,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首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 这个作用不是说了,是说了正确的话。 没错,政治协商会议的业务方法、业务成果看起来都是“在说”,但谁能说政治协商会议只是“在动嘴”呢?

“我眼中的政协”

今年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我在政协工作两年,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越来越多美好的东西。 (作者是市政协担任综合科干部( (/h/) )。

标题:“我眼中的政协”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