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3字,读完约3分钟
年,全市生活垃圾解决量40.45万吨,日均解决量达到1108.22吨; 年,全市生活垃圾解决量达到55.211万吨,日均解决量1512.60吨,比上年增长36.49%。
从年到年,北海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投资了90多万,但效果不明显。
“衣服不要扔”减量
(/h ) )“我们从去年开始学习外地的方法引进外地的‘服装不舍’公司,在住宅区、第一大街设置分类垃圾箱,首要回收纺织品、有害垃圾等类型的垃圾。 ’市环卫站环卫快速发展科林科长告诉记者。 这两年,“衣服扔不完”的分类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将衣服、包、鞋等纺织品和电子、药品等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后运到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回收解决。
尽管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效果非常有限。 国家制造大量的垃圾是厨房垃圾,但是现在厨房垃圾的分类很有限,引入的“衣不舍”只起到了减量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只有简单的垃圾填埋式单一解决方法,综合回收利用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我市有关生活垃圾分类解决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没有确定的奖惩机制,加之政府每年的投入资金不足,无法进一步开展分类工作。
因此,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延迟,不能进行更有效的循环利用。
分类方案已经发表
(/h ) )“我市的垃圾分类事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 ”林科长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投放垃圾分类箱的目的是唤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结合我们的下一步工作,逐步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事业,环卫处联合妇联、团委等部门,进入海城区赤西村、银海区平阳镇以及学校、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推广、培训事业。 从去年开始,向98个市直机关投入生活垃圾分类箱,由机关单位带头进行分类,并要求专家监督。 迄今为止,我市共投入生活垃圾桶5.6万多只。 今年7月初,《北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事业案》被市政府审查稿通过,预计不久将实施。
应 要求,今年年底要明确相关方案、分类标准。 在《北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中,我市即将实现烹饪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四种分类标准。
农村试点推广了农村试点工作
除 市有关部门外,我市引进的京环环境服务有限企业也在积极合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记者了解到,海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将高德镇赤西大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对象,该公司积极配合,到7月1日投放了几种分类垃圾桶,进村实施了推广和一系列措施。
“我们在村子里设立了奖金回收点。 村民将可回收的垃圾带到这里进行兑奖,工作人员回收后,根据情况向村民发放一些生活用品,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该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不仅中国的一些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出台了相关法规,各地市民也头大开,想出了一些“黄金点子”。 推出“家庭用一平方米菜园”后,将湿垃圾制成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和种花; 将小塑料桶改造成用于装湿垃圾的“神器”; 发布“垃圾红色排行榜”等,这些方法值得充分学习和宣传。
垃圾的分类不能一蹴而就。 是紧急且漫长的工作。
“这个事业不能只靠某个部门来完成。 我希望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完善各种法律法规。 ”林科长对记者说。
下一步,北海城市管理局将加强全市推广培训,宣传技术应用,力争今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 目标是明年全面覆盖公共机构的生活垃圾分类。
标题:“出台方案明职责 城乡并进抓落实关于北海市垃圾分类的调查报告(下)”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