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3字,读完约5分钟

9月30日,全区扶贫运动先进代表座谈会在南宁召开。 在会议现场,蹒跚学步的年轻身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这个年轻人名叫陈福斌,来自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星村,今年33岁,但已成为全区100名脱贫致富党员成员之一。

记者从采访中得知,陈福斌不幸身患残疾,但并未向命运低头。 为了改变命运,他日以继夜、不知疲倦地开展养鸭,使养殖基地从当初的小收成到后来的收益满天飞,如今影响全村和周边村落的养鸭发展迅速,为许多村民所瞩目。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 h// br// h /

人生因祸而好转

2004年,陈福斌18岁,经亲戚朋友介绍开始从事货物运输。 一个月大约有三万元的收入。 与多位同龄人相比,陈福斌的生活比较富裕。

但是,2008年的一天,突然的交通事故降临陈福斌,夺走了他的右小腿。 本来是陈福斌每月的收入,家里的生活不用担心。 交通事故发生后,一家四口光靠两亩地种豆角和甜瓜,勉强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

面对交通事故留下的障碍,陈福斌一度情绪低落,除了从医治病外,基本都在家。

陈福斌绝望期间,北海市和银海区的二级残联了解到陈福斌的情况,纷纷向他伸出援手,让他享受免费安装义肢的补助政策。 在南宁戴义肢期间,陈福斌认出了妻子李丽芬。 这个人也是在交通事故中失去左脚的善良姑娘。 同样的不幸遭遇,一下子拉近了两个人的心,走到了一起。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 h// h// h /

陈福斌(右)和妻子一起收拾仓库。 廖思宇摄

在随后的三年里,陈福斌结婚生子,对生活再次燃起了希望。 年,北海市残联开展的“党员帮助残疾人”创业活动,没有重复向陈福斌援助200只鸭苗,这种援助使他当时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5000多。 虽然这笔钱不多,但这是陈福斌遭遇车祸赚的第一桶,这次他找到了希望,燃起了他的创业梦想。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巩固目标,战胜挫折

第一次尝到创业的滋味的陈福斌,看到市场前景,把他赚来的第一桶金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匮乏,养殖规模无法扩大,每年的养殖收入仍然不足以支撑他家的基本生活费,家庭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年,陈福斌家被评定为制作文件挂牌的贫困家庭。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到 年的三年间,陈福斌成为了“学习高手”。 如果知道哪里举办栽培技术培训班,他会想办法报名参加,让专家和其他饲养者教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并不反感。 他经常向村委会借书,每当看到学习养殖技术的电视上播放养殖相关的文案时,他都会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 h// h// h /

陈福斌利用闲暇时间自学鸭子的知识。 廖思宇摄

年末,陈福斌家的人均年平均纯收入达到8891元,成功摘下了“贫困阶层”的帽子。

但年初,突然发生禽流感,陈福斌的种蛋、鸭子养殖一度出现赤字。 没办法,他忍痛种了2000多只鸭蛋,扣除了人工、饲料等价格,损失达10万多元。

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斗争,年下半年,陈福斌重新思考思路,缩小养殖规模,投入资金购买了1000多只种蛋的鸭苗,重新操作了“旧业”。

/ h// h// h /

陈福斌(左)和妻子一起开心地喂鸭子。 廖思宇摄

随着鸭蛋、鸭肉市场的好转,陈福斌再次回到了赚钱的轨迹上。 今年,陈福斌继续投入1600只产蛋鸭苗,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以自家养殖为主的小型养殖基地。 今年2月,陈福斌产鸭蛋最高1.6元,8月至9月间最高4.7元。 一年后,至少有10万元以上的毛利润,按照今年保守的估计,可以入账20万元以上。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模范领导人共同致富[/s2/]

短短几年间,陈福斌从养鸭的新手变成了村里的养鸭高手。 在探索先进的养鸭技术后,陈福斌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向村民传授了这种简单易学的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 h// h// h /

陈福斌了解所产鸭蛋的质量情况。 廖思宇摄

横路山村残疾人岑朝云是在陈福斌的帮助下,迅速发展养鸭业摆脱贫困,致富。 岑朝云心中,陈福斌是个热心人,家里养殖的鸭子一出现什么症状,岑朝云马上就会打他的电话。 如果能帮助处置,陈福斌马上赶去“问诊脉搏”。 为了巩固沈朝云对养鸭的信心,陈福斌经常带着沈朝云去孵化场参观孵化技术,去市场深入了解鸭苗的品种和价格,与多家鸭苗收购公司协商,达成了合作意向,积极探索订单式养殖业。 年,岑朝云养殖鸭子的收入同比增长了两倍。 今年,鸭蛋价格上涨,岑朝云鸭蛋仅8月就卖了15万元。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 h// h// h /

向岑朝云(左)提供养鸭技术指导。 廖思宇摄

陈福斌的姐姐陈福丽一家在梧州生活。 陈斌看到自己的鸭子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建议姐姐回去一起养鸭。 短短两年,陈福丽也赚到了养鸭第一桶的钱。 今年,陈福丽赚了钱,买了车。 “如果没有弟弟作为向导,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变好。 ”

“【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在陈福斌的热情帮助下,东星村许多村民扔来橄榄枝,试图学习养鸭。 全村养殖热情高涨,养殖户们的收入今年翻了几倍。

陈福斌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像他一样站起来,变得富裕,变得好起来。 心中有梦想,脚下就有力量。

标题:“【聚焦脱贫攻坚】陈福斌: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