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0字,读完约2分钟
北海市积极实施农村振兴战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落实惠民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据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介绍,今年三季度,北海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2元,居全区首位,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据悉,2054年三季度北海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区平均收入高2054元,居全区首位。 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增长率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居全区第二位。 工资收入是重要的支撑,将继续注入增收动力。 第一是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当地劳动者的诉求增加,按照前三个季度的风调雨顺,蔬菜和水果的栽培采摘需要很多季节性的劳动者;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村卫生间改造、危房改造等项目提高了就业诉求,农民工收入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精准扶贫的就业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如就业扶贫工厂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居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经营净利润占主导地位,拉动增收作用明显。 上季度北海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涨,农民收益可观。 此外,农村旅游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示范点、星级农村景点和星级农家乐建设特色鲜明、极具吸引力的农村旅游景点,农村家庭经营主体活跃、效益丰厚。
扩大财产净利润渠道,促进增收空之间的提高。 成长的第一个好处是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流转收入相对稳定,产业扶贫、农村合作社等快速发展项目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农村居民土地流转收入增加。 二是城市化逐年推进,住房商店寻租的诉求给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带来了“房东经济”效应,许多农村居民将自己的闲置住房出租,从而获得财产收入。
净利润的转移是比较有效的补充,充分拉动收入的增长。 增收好的因素包括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居民享受民生红利,如从2019年7月1日起北海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人均4000元/年提高到人均5000元/年。 其次,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养老金由人均90元/月提高到人均116元/月,65岁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发放5元/月; 受农村卫生间改造、危房改造、家电更新换代等生活补助政策的刺激,农村居民住房装修建设、家电购买等需求强劲,外出务工人员的外带收入不断增加。
标题:“北海市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每个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全区第一”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