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2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环境清洁顺畅,车辆停放有序的广东北路。 韩倩摄影
“牛皮癣”消失了,城市的“脸”变漂亮了。 这几乎是北海各市民,乃至常年逗留北海的来客所目睹的惊人变化。 过去,那是令人头疼的城市“顽疾”。 城市“牛皮癣”的消失,反映出北海建设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都市“牛皮癣”为代表的“脏、乱、差”给人留下了北海不好的印象。 为了彻底改善市内环境,改变城市卫生状况,我市必须就改善市内环境达成协议——法律法规先行。 为此,我市起草了首次制定法规的《北海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并于年7月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公布实施,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实施了《北海市市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和责任制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健全完整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北海市区“门前三包”责任书的签订率达到100%。
年2月13日,位于海城区西南大街北京路和四川路公路的物流企业员工,擅自在绿化带附近焚烧垃圾。 这家物流企业被原海城区城管执法大队罚款200元。 这是《北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出现的罚单。 今年8月19日,位于海城区湖南路和西南大道交界处的早餐店未按照有关规定处置餐食废物,擅自将餐食废物安排在店门口,被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3000元,开出了这种违规行为的第一张罚单。 两个“首张罚单”的颁发,是北海通过法律法规“撑腰”、治理本市环境的生动体现。
要改善市容环境,光靠法律法规是不够的“支撑”,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工作。 建立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维护市场化运营,通过市场竞争降低城市维护价格,提高维护效率。 目前,北海市容环境实现了“三个广西第一”,推进环境卫生工作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途径开展环卫工作服务,实现了广西首个地级市对城市道路清洁垃圾收集运输的一体化和城乡垃圾收集运输的全面覆盖。 采用“预解决+机械蒸发”技术解决生活垃圾浓缩液在广西效果最好。 并且,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居全区第二位; 生活垃圾无害化的解决率达到了100%。 北海城市“牛皮癣”消失,实际上是通过市场化运营采取招标采购服务的形式,建立城市“牛皮癣”清理长效机制,很快取得有效效果的生动例证。
此外,我市数字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完成试运行后,通过“北海e眼”随时发现和处理包括城市卫生问题在内的城市管理问题,系统运行以来,累计收到和解决了群众投诉举报17998件,其中11860件,
另外,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后街小巷、贸易市场等要地的整治,组织了多次卫生网络检测,不断改善要地环境卫生方面;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改造提升和管理保护,促进城市建成区绿化指标和管理质量的提高,使城市越来越美丽。
标题:“北海“脸面”越来越干净”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