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4字,读完约4分钟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近年来,北海市反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志向,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提供广阔的文艺创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众文艺活动,充分展示了大众文艺创作的成果,各具特色的文化美食被搬上了大众的“餐桌”,融梦想于一体的文化戏剧在珠城大地上演得淋漓尽致。

“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去看看公演吧。 》7月14日傍晚,市民周阿姨和她的同伴像往常一样赶到北部湾广场旁边的市大众艺术馆抢了个好位置——当晚,本周的《感党恩与党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文化惠民公演如期在该馆前的人民大舞台上演。 “长城永远不会倒下”、“党啊,亲爱的母亲”、“灯中的中国”……精彩的歌舞在现场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据悉,每周在市群艺馆上演的这一系列惠民演出是全区2021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入万家活动的重要复制品,通过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诱惑北海人民群众与党同行。

“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上个月的28日、29日,对北海的粉丝来说,节日很平常。 连续两晚,由市观光文体局主办、市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感党恩与党走文化共传承”红色经典戏曲特别公演在市人民剧场举行,戏票也免费发放,让粉丝们乐在其中。 特别公演的复制品包括描绘土地革命时期,北海斜阳岛200多名农军保卫海岛浴血奋战的《浴血斜阳岛》。 市非遗中心戏曲传承基地——海城区第十二小学戏曲培训班学员带来的《沙家滨的奔袭》革命烈士江竹筠慷慨解囊,再现了英勇就义的故事《江姐姐进山》等。 这些节目以戏曲艺术的形式回忆初心,演奏华章,在党的百年生日那天献礼,让粉丝们上瘾,上有感染力的党史教育课。

“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快速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北海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农村、学校、军营、基层,每年组织100多个文化惠民演出,举办各门类艺术培训班600多个。 还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公益讲座,“数字展示室”、“闷在家里享受数字图书馆”、“壮族三月三·北海嘉年华疫情防控也很棒”、“八桂书香、知识战疫情”、“书香大年欢乐上元夜”等在线活动

“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其中,市群艺馆将“贯彻十九大,文化走进万家”、“歌颂价值观、共同构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文化活动和“情暖乡村与欢乐”文艺演出深入开展到基层文化活动中,为北海市各大社区 市非遗中心积极开展“戏曲进学校”、“戏曲进学校”的活动。 “戏曲进学校”包括文艺演出及戏曲姿势训练、歌曲指导、知识讲座等。 “戏曲进学校”以惠民演出和人才培训为主,让基层群众参与,并为基层培养戏曲文化人才。 近三年来,市文艺交流中心举办了100多次各种特别演出活动,文化下乡惠民演出200多次。 演出过程中,经常穿插创城、民法典、古来流传的节日等相关知识问答,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公演交流,有力地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为了推动基层文艺为时代歌唱、为人民表达,近年来,我市各有关部门大力加强群众文艺创作体制保障,抓好基层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等业务,积极培育珠城文艺沃土。 市艺馆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创作作品《我们的鸭场在山坡上》、《家住烟楼》、《小康乡村》、《脱贫致富的鸽子》等获得自治区级奖项。 由市非遗中心创作的粤剧小戏《珍珠公主》获得第九届广西戏剧展小戏汇演桂花剧目铜奖,粤剧小戏《使命》获得第八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优秀奖。 由市文艺交流中心策划组织创办的大型音乐剧《珠还合浦》被列为广西现代文学艺术创作项目三年计划( 2019—2021年)第二届入选项目,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奖” 2019年10月,北海还启动了“百名记者文艺家进入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采访活动,100多名记者文艺家进村入户,以文艺形式演唱主旋律,创作出表现脱贫攻坚壮丽画卷的生动作品。

“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面向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一直以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精品奉献人民,不断繁荣快速发展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给珠城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聚集了全市全面小康胜利、开辟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标题:“唱响基层群众文艺事业繁荣快速发展主旋律北海市基层群众文艺活动从业综述”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