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上半年,市民政局顺应民意,集中落实温暖民心、惠及民生、消民愁的好事,将民政为民、民政为民的理念化将实际行动传递到千家万户。
提高救助水平,妥善处理困难群众救助问题。 从4月1日开始,我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850元/月/人提高到1000元/月/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6000元/年/人提高到6800元/年/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全区最高。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养老事业迅速发展。 截至6月底,我市已经建成了两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海城区和银海区持续开展家访服务,服务对象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北海率先在全区开展智力养老改革和“互联网+养老”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开始应用智力养老院和老年津贴发放系统,8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需向社区提交纸质资料,通过数字化平台处理老年津贴
加强儿童保护,进一步完善儿童保护体系。 我市在春节前开展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集中走访调查,确保了被确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就地过年”的252名农村留守儿童给予妥善照顾,并对80名困难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中的儿童给予慰问和温暖。 建立了市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36个市直辖部门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各县区也相继建立了相应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为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相继参加重视关爱未成年人的队伍,60多个社会组织参加慰问,投入200多万元资金,惠及孤儿和实际上没有养育子女的800多人。
巩固基层政权,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展示新的框架。 我市投入110万元示范建设3个村(社区)服务设施,实现社区事务“一站式”处理。 建立在全市967个城市居民小区建设“红旗小区”、建设“红色管家”、推进社区房地产党建工作、向党组织报告小区重要几个事项的制度,完善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房地产企业、居民代表参加的四方联动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媒体
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健康。 要点与北海市留守人员联合会党委比较建立党建企业品牌。 降低关联企业收钱规模,规范关联企业收钱行为,打击违法社会组织建设,优化经营环境。 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振兴,上半年,我市参与农村振兴的社会组织达到20多个,投入了60多个资金。
严格执行“30天冷静期”的规定,《民法典》的实施初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2084对夫妻申请离婚,办理离婚登记905对,取消离婚登记18对,与去年同期相比,离婚登记办理人数明显下降。
福利彩票销售额上升,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 1月至6月销售的即售型福利彩票为1514.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93%,筹集社会公益金302.99万元。
加强葬礼管理,树立文明葬礼新风。 我市将依法开展冠头岭地区散埋乱葬行为整治行动,加大文明葬礼推广力度,举办公益花坛埋葬活动,鼓励群众选择生态埋葬方法。 惠民葬礼政策持续落实,1月至6月共为1624人减免丧葬费用214.03万元。
此外,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社会工作更加有效规范。 开展慈善捐赠行业信用缺失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我市7家慈善机构均按照相关规定,在阳光下开展各项慈善事业。 完成8个社会工作站的建设任务,为2000多名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 通过组织社会就业集中培训,2021年我市初级和中级社会就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合格率达到10.5%,创历史新高。
/ h// br// h /
标题:“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率先启动智慧养老市民政局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