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5字,读完约4分钟
(/h ) )黎洪亮和他的“亲密战友”——海上消防船一起保卫北国外的沙内港已经20年了。 他们一起经历了惊涛骇浪和生死救助,见证了渔港的日新月异。
黎洪亮是北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海城区大队海上消防救援站装备工程师、二级消防长消防救援衔。 参加海上灭火救援150多次,巡航次数超过千次,航行距离3万多海里,恢复了财产损失8000多万元。 虽然常年在海边暴晒,但黎洪亮的脸比其他“80后”多了一点沧桑,也增添了一些坚毅。 因为他把青春写在这个渔港上,当地人把他称为消防员的“老船长”。
2001年,黎洪亮来到北海,加入海上消防救援所。 该救助站是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唯一搭载海上消防艇的海上消防救助站,专门负责北国外沙内港的消防安全和应急处理。 从此,黎洪亮开始接触所有与消防艇有关的事情,绑绳子、清洗甲板,然后从“水手”成长为“舵手”。
驾驶消防艇的专业性强,任务重。 虽然职场特别重要,但是能多次下车的人很少。 这些年来,教他的人退役了,他教的人退出了,但只有黎洪亮依然坚守着,他说:“我的单位离不开我。”
到了渔港防火的重要节点时间段,黎洪亮将自行增加巡航频率,奔走于外沙内港和附近海域,确保港内渔船的安全; 每次渔港渔船检查后,他都会访问所有渔船,在以手持渔民进行火用、电使用等安全指导为目标的车站工作的所有夜晚,黎洪亮都选择在艇上无人,直到天亮才能回到岸上。 队友们说,如果心里没有爱,为什么能像20年一天一样驻扎,把救助站当成自己的“家”?
有人,有船,黎洪亮始终坚守不变。 年2月24日,“桂合渔80320”号渔船机关室着火。 黎洪亮驾驶消防艇和队友们赶到火灾现场时,渔船已经发生了大火。 他们知道渔船满载17吨柴油和3个煤气罐,如果火势蔓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大爆炸。 当时,又暗又浪大,给消防艇的驾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黎洪亮多次试着让消防艇靠近渔船,但被巨浪推开。 在一触即发的危险情况下,面对突然的热浪,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地坐艇一次又一次地向火海发起攻击,和队友们一起成功扑灭了火灾。
2019年4月26日,黎洪亮告别“老战友”“桂北消01号”消防艇,担任“新伙伴”“桂北消02号”消防船列装执勤。 这个新伙伴承担了外沙内港和周边海域的各种船舶火灾扑救、对岸供水、水上搜救等任务,实现了消防安全保卫力量从陆域到海域的全面覆盖,是消防救援队灭火救援的利器。
车站队友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尽快熟悉“桂北消02号”消防船的性能参数、机舱的结构,每天午休时黎洪亮都会扎进船舱。 有一天中午,气温极高,船舱里热得就像着火了一样。 队友找黎洪亮下飞机时,看到他倚着烟斗满脸通红,出汗,大口喘气,神志恍惚。 队友急忙叫醒他,解开衣领和掐人,黎洪亮才慢慢冷静下来。
能够坚守,不怕苦; 技术精湛,拼命,这成了黎洪亮在球队的“金字招牌”。 他虽然不为职场感到羞耻,但为家人感到羞耻。 由于救助站是他一个人驾驶消防船,为了随时可以出动,婚后黎洪亮大部分时间也在车站工作,很少在家。 尽管如此,妻子何秋芳仍然给他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何秋芳是北海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护士,年,面对突发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被调回春节、计划带孩子回家过年的夫妇放弃了计划,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 “炎之蓝”和“天使之白”都选择了坚守岗位,共同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去年,黎洪亮一家被自治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但几十年如一日,凭借对消防救援工作的无限热情和坚守,黎洪亮成为“中国好人榜”奉献模范、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勤廉模范”等。 最近,他作为我市候选人之一,推荐北海市消防救援队参加自治区党委推进部、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主办的2021广西“最美消防人”活动。
标题:“守护渔港的消防“老船长”记海城区消防大队海上救援站装备技师黎洪亮”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