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2字,读完约3分钟
在疫情当前,做好社区防控工作极为重要,面临着战“疫”的重任。 海城区西街西藏路社区党委书记黄恒荣和贵州南路社区主任曾广萍这对夫妇党员舍的小房子,为大家着想,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亲人,投身于各自的“抗战”第一线。 他们日夜奔波,只为了维护越来越多家庭的和平与团聚。
(/h ) )从自大年的二十九日开始,黄恒荣持续奋斗了20多天。 “我是社区书记,是男同志。 这种时候谁都不能坐。 》中午,黄恒荣一次不穿雨衣,戴口罩、手套,组织社区干部挨家挨户敲门,排查人员,监督酒店、物业小区履行监督职责,晚上继续走访人员新闻。
社区防护物资不足,为了保障其他社区工作人员的安全,黄恒荣有时一两天领一次口罩。 社区防控任务繁重,截至2月6日,黄恒荣带领西藏路社区党员干部完成30个居住区、9家酒店,共4123户12396名居民办理拒绝登记工作。 因此,他总是晚上十点才回家。
与工作中的热气相比,家里很安静。 妻子曾广萍也要突击第一线,所以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半,一个12岁,放在孩子阿姨家照顾。 20天来,夫妻很少能一起吃饭,更别说面对面聊天了。 他们通过微信与越来越多的电话交流。 属于社区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有什么心得,有什么好的经验方法,马上交流,互相取经。
在黄恒荣领导下,西藏路社区每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委、党员小组长、房地产、酒店等疫情防控工作群广泛开展防疫推进和动员组织工作; 曾广萍在敲门后没有回应的情况下,果断自制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报告》,贴在门前,确保了疫情防控的普及,不漏房子。
贵州南路社区旧小区、旧宿舍区多,没有物业管理,给社区干部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拿着喇叭过街普及,用简陋的防护装备冒险进入租赁住房的杂居居民住宅,曾广萍和社区党员干部们就这样在12个小区共计1890多户6240居民摸着排队登记。
在第一线工作有很多风险,但曾广萍并不害怕。 她害怕在工作中接到家人的电话。 “没办法,有事晚上回去再说吧”为了照顾她的孩子,姐姐一家在大年初四从贺州回了北海。 婆婆上了年纪,得了糖尿病,也要帮忙做饭。 她对家人总是感到亏欠,每天早出晚归的时候要负责买菜,只能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但是,如果做很多工作,她只能三四天买一次菜,经常买萝卜、胡萝卜等耐用的菜。
(/h ) )“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 在大量的返城复工面前,必须一户不剩,一户不剩,做好登记排查工作。 ’虽然下一个任务还很艰巨,但黄恒荣和曾广萍很高兴两个社区至今仍类似于病例和确诊病例。 “如果交换一方平安,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夫妻档一线战“疫””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