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3字,读完约3分钟
驱车1300多公里,策马32小时前往武汉,援助当地救护车队……北海援助武汉医疗队中,由李保明、吴安、陈永平、陈文荣、陈文业、劳鸿基6人组成的司机班子大胆冒进,闯出了自己的岗位。
2月4日上午,6辆紧急医学救援方舱车从北海开往武汉。
李保明是退役前,部队后勤保障部负责培训和练习汽车司机的官兵。 在这次武汉援助行动中,他是方舱队的领头车司机,也是救援队的负责人。
“进入湖南省后,高速公路雾霾,能见度低,路面湿滑,方舱车底盘比高,难以驾驶。 ’据李保明介绍,幸运的是,车队司机长期在120个一线工作,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这条路总算顺利来到了。
除了天气,队员们在长达32个小时的奔波中,发现受疫情影响,高速公路许多服务区的餐厅没有营业,司机们又累又饿,只能在服务区简单地吃了热腾腾的饭后再赶路
尽管困难重重,司机吴安对记者说:“不能停下。 瘟疫是命令! ”。
吴安是武警部队的退役军人,在120急救中心工作多年的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 路上,他表现出退伍军人特别吃苦,特别是献身精神,特别是战斗精神,安全地把医护人员送到了武汉。
作为第一个进入武汉120救护车队执行任务的司机队员,陈永平和陈文荣不仅是生活中的“铁兄弟”,也是工作上的好伙伴。 他们知道彼此都成了急救队队员,积极性更高了,在他们看来,这是很难得的荣耀。
(/h ) )“我们坐面包车进入武汉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大城市(/k0(/) (/k0 ) )的街道,还是感慨万分。 ’陈永平说,作为党员,他将发挥每个人的专业特长,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力的帮助。
2月13日,陈永平和陈文荣首次参加任务,将ncp患者的抽样标本送往协和医院,随后将物资送往武汉急救中心送往方舱医院医护人员。
陈文荣告诉记者,这次救援工作比常规工作更需要加强个人防护。 虽然防护服、口罩、医疗护目镜勒着脸很难受,但是他们记住并熟悉当地的路线和业务流程,确保业务尽快上手。 幸运的是,两人都在北海市急救中心工作多年,习惯于重症患者的转运、医护人员的协助等工作,随时接受武汉当地的紧急安排,完全可以完成任务。
成熟的团队,不仅有业务高手,物流保障也不可或缺。 在援助武汉的这个救援队中,陈文业和劳鸿基是负责队伍生活后勤保障工作的队员。 他们全力保障队员的生活起居,“必要的地方就去必要的地方”。
“平时要整理队伍的生活物资,统计物资的储备情况、爱心公司捐赠的物资,我们必须马上发给每个队员。 ”陈文业说。
(/h ) )救援队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体魄是圆满完成救援工作的保障,因此,劳鸿基每天都在利用闲暇时间锻炼身体。
(/h )“保证强健的体魄,随时做好准备,接受任务后马上出发。 ”劳鸿基说,在这次武汉之旅中,身边无数共产党员冒着感染的风险,上前冲向前线进行“防控疫情”,但对这种坚守岗位、无私服务的精神印象深刻。 为此,他在广西第二次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第一临时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时,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想成为党员,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第一线,帮助医务人员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回家。 ”劳鸿基说。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司机班,“抗疫”一线独特的“风景线””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