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2字,读完约3分钟
在扶贫脱贫的道路上,有着这样普通朴素的人们。 他们牢记使命,肩负责任,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地制宜地快速发展产业,帮助贫困者脱贫致富,让贫困者的生活更加美好。 他们是奋斗在脱贫第一线的党员干部、驻村职工、村委会干部、致富领袖……
/ h// h// h /
5月29日,市委网络通讯组织开展“网络媒体看北海:进入扶贫前沿”活动。 这次进入了公馆镇和白沙镇。 请跟着编辑和记者们听一听扶贫扶贫道路上感受产业扶贫和爱心帮助的温情故事。
在这次活动的第一站,采访小组首先来到了海拔500米多的梅嶂山,一望无际。 茶树队伍纷纷长出新绿,在阳光下,村民背着笼子悠然地采茶。 这就是家门口的合浦公馆镇创村高山茶园。
/ h// h// h /
(创村高山茶园的老板彭定康向小编辑们详细介绍高山茶( (/h/) )。
创村高山茶园的彭定康向小编辑详细介绍了种植高山茶、雇用贫困者打工以增加收入的情况。 本来在合浦公馆镇创村栽培茶已经46年了。 公馆镇创村村的支书彭福余说:“创村栽培茶是从1974年开始的,当时由于茶的栽培技术、管理等原因收入不太好,村民没有种植。 现在我们有了栽培茶的合作社。 有茶叶技术,善于销售。 村里的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空空闲时间在茶园打工,一个月收入也在600元至800元,年收入7000多元,加上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现在因贫困而增收。 现在,创村有300亩茶园,高山茶也推出了品牌。 今后,创村将扩大茶的栽培,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在公馆镇石岭村,小编和记者们了解到了驻村工作人员和村委会干部帮助肝癌村民罗世银脱贫的温情故事。 驻村职工和村委会干部落实医疗政策,通过平台捐赠和爱心捐赠的方法为罗世银募集手术医疗费,治病。 而且,罗世银通过养蜂和扩大小店的规模,提高了家庭收入,成功摆脱了贫困,帮助了生活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 h// h// h /
(贫困家庭的初级中式面点培训班开始( (/h/) )。
在 活动中,小编和媒体记者深入白沙镇文明村感受到产业扶贫带来的喜悦。 贫困家庭初级中式面点培训班开班,让贫困者一技之长,可以自己动手铺货,找工作更多方面,就业道路更广阔。 其中,在文明村的“菜篮子”产业支援计划中,养鸭基地最为突出。 鸭子种植基地现在的鸭子有5000多只,一天可以产约3000多只鸭蛋。 合作公司以1.55元的价格收购各自的鸭蛋,从实际出发为村民处理后患。
/ h// h// h /
(媒体编辑在陈屋村采访(
一边进行采访一边欢歌。 所到之处,小编和媒体记者们纷纷手持“长枪短炮”,拍下了美好的影像,记录了美好的瞬间。
在“网络媒体看北海:进入脱贫前沿”的活动中,分享扶贫干部的动人故事、帮助贫困家庭的温馨故事、创新扶贫的生动故事,用影像记录扶贫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帮助北海脱贫致富。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感受公馆、白沙产业扶贫和温情感人的故事网媒看北海:走进脱贫攻坚一线(二)”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