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8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脱贫户陈财安(右)种植的 苦瓜将迎来丰收。 罗摄
“我现在不仅养了豆角和苦瓜等经济作物,还养了几头大猪。 现在农村增收的渠道多了,我们穷人家的生活有了前景。 ”6月12日上午,在合浦县常乐镇中直村的农田里,看到记者来访,一位名叫陈财安的老实农民意外地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陈财安和妻子刘芳是常乐镇中直村委会沙路屯的普通村民,夫妇以农业为主,有两个儿子。 年被精准识别纳入贫困家庭后,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这个贫困家庭在驻村扶贫职工队和村“两委”干部的鼓励下,夫妻辛勤养育,于2019年脱贫致富。
“今天早上刚摘的200斤豆角卖了300元。 虽然价格比两天前略有下降,但也有国家种养奖的支援,我们很满意。 ”种下了前景,增加了收入,尝到了甜头,使陈财安夫妇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最令这个脱贫家庭高兴的是,去年7月,长子陈源政从郑州航空航天学院毕业,顺利进入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南宁企业工作。 自家78平方米的住宅获得危险住宅维度改造金1.75万元今年上半年,3.5亩豆角、4亩苦瓜和丝瓜、辣椒、水稻等农作物,获得产业奖补充7130元。 仅7.5亩豆角、苦瓜两个,纯收入就达到3万多万元; 兼任乡村清洁工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加上空闲暇时来帮忙收购点的每天100元的收入,可以幸福地拥有这个昔日的贫困家庭。
据悉,由于中直村地处偏远,远离乡镇,村民以青壮年外出务工为第一经济来源,是我市“第十三五”贫困村。
“从当初的贫困到现在,开始了养猪场、养鸽扶贫产业、电子加工项目。 2019年,中直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3.6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冯博勇告诉记者,“请让中直村好好利用。”最有效的措施是用农业进行复印。 为此,驻村职工和村“两委”干部走访村内情况调查,以产业扶贫为要点,推进村民乐于接受的种植、养殖等项目,迅速发展“一村一品”,鼓励农民吃豆角、苦瓜、丝瓜、辣椒 基于绿色覆盖率高的优势,迅速发展了制定“种植+养殖”的黑皮黄皮果项目10亩,养殖猪2000头,肉鸽1370只,调动了村民们通过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大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大众是否有钱,关键要看支部。 ”在产业快速发展、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驻村职工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向上级部门请求资金支持; 没有土地,做着挨家挨户熟悉村民思想的工作,将土地流转31.69亩,利用自治区财政厅建设了支持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养猪场和经济鸽养殖场。 为引进扶贫工厂、处理贫困群体在附近当地就业,调整市工业园区获得支援资金10万元,引进数字产品和电子零部件的扶贫公司柏音电子工厂,实现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
由于远离河流,生活用水和耕地灌溉一直是困扰中直村村民多年的难题。 为此,村支书包少荣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落实40万元,短短3个月完成全长4公里的“连云——武利江水道”工程,处理沿线耕地排水、灌溉问题,提高沿线各自然村的用水环境,惠及村民3130人。
年来,中直村在后盾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建成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小广场和舞台、道路亮化、岸堤固化等配套项目,通过“一事一议”获得了约130万元的资金,文体活动中心、文化长廊、文化长廊、道路。
截至目前,中直村52户195人脱贫,完成40户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特困寄养户的危房改造,实现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零辍学,保障村民饮水安全,贫困户41户240210户 2019年村集体经济盈利13.6万元,实现全村脱贫。 产业有看点,生活有奔头,让中直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种养致富有奔头”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