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北海市第一个扶贫产业基地建设的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北海市唯一一个具有市花三角梅主题特色,集培育、栽培、科普、研究为一体,旅游、游乐、餐饮等功能齐全的乡村旅游区。 北海市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北海市乡村旅游“网红”挂牌地……两年多来,位于合浦、合浦的去年6月“大田花谷”景区正式开业以来,到大田村休闲、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
“我们以前做梦也没想到我们的村子发展得这么快,会变得这么漂亮! ”大田村党支部书记余玉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黄毅书记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几年很辛苦! ”感慨地说。
余玉斌说的黄毅,是去年3月市纪委监察委员会派驻大田村的第一书记,是村民们眼中实务负责的纪委干部。 记者了解到,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前一年,黄毅负责市纪委的扶贫工作,为大田村所有自然村和建设文件挂牌探访贫困者,探索这个贫困村的脱贫之路,推动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心血。
通过探底,黄毅知道了大田村最多的不是良田,而是荒山。 全村面积约84.5平方公里,举目四望,满山都是,没有一条坚硬有底的路。 13个自然村共计16个村民小组分散在山间,缺水,田地少,没有产业,基础设施落后。 村民们难走大路,难喝水,难上学,更难在地里挖食物。 劳动力青壮年靠外出务工为生,剩下的是老人和孩子,这么大的村子成了“空”心村”。
黄毅注意到大田村快速发展的瓶颈是山,出口也是山。 在市纪委监察委员会的全面支持下,他因地制宜,组织大田村和相邻的红锦村成立三角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两个村30户贫困户(大田村14户、红锦村16户),以100亩山地为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三角梅和百香果种植产业 随后,在坡地建设七彩滑道,在山谷提升高度(/K0 ) )的滑坡,配套建设儿童娱乐设施、民宿和餐厅,探索建设“大田花谷”乡村景区,带领村民们走上“产业+旅游”的新路
路子是否走对了路,要看群众是否经济。 大田村合作社成立不到三年,三角梅毛利润100多万元,百香果销售收入19万多元,旅游收入近30万元。 大田村、红锦村两个村共有26万多个红利,30户入股的贫困家庭人均8000元红利,6户贫困家庭和周边近20名村民在基地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年末,大田村脱下了“贫穷的帽子”; 2019年,14户贫困者全部脱贫,提前完成了全村和所有贫困者脱贫的任务。 现在的大田村,从来不是没有产业、没有集体收入的贫困山村,而是花果芬芳、人气旺盛、年集体收入超过12万元的模范村。
“穷山”变成“金山”的背后,聚集着黄毅辛勤的汗水。 余斌告诉记者,黄毅把村子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做,非常认真负责。 我记得有一次,雨下得很大,为了不让刚种的百香果起水泡,尽管当时身体不舒服,黄毅还是带头去排水,湿透了,手上起了水泡。 去年5月,为保证景区按时开业,因病毒性疱疹住院的黄毅每天打点滴,拔针后驱车一个多小时到基地检查工程进度。 到了百香果的收获季节,他到处卖百香果,成了名副其实的“推销员”“快递小哥”。 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们干劲十足,住在基地,很少回家,晚上加班,周末无休是家常便饭。
“黄书记是个务实的人,处理了我们村的很多难题! 以前我们家的井里的水不干净,每天都把水送到很远的地方。 他知道了情况,马上联系了有关部门帮我重新打了井。 ’说到黄毅,摆脱贫困的李奕兴赞不绝口。
执行资金近2000万元,水泥公路建设30多公里,大田村各自然村通了水泥公路; 落实资金90多万元,为牛宿舍底村修建桥梁,处理了该村小学生涉水上学问题; 落实资金100万元,从石湾修复大田公路路面,惠及沿途群众; 牛宿舍底、大田坪、木田等5个自然村相继实施饮用水工程,处理了大田村大部分群众的饮水难问题; 拆除危险的房间,新建学生食堂、教师公寓,修理教室的门窗、学校的围墙,以前破烂不堪的大田小学旧貌新貌的鹅滩上的自然村连接到邻县的供电线,供电不稳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村委会办公楼的修缮、五保村的整治、治安联合卫队的组建、高速公路出口的和谐建设……黄毅做的这一件一件实事,逐渐改变了大田村的面貌。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穷山”变“金山”的背后记全市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黄毅”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347.html